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10例,死亡2例。结论蛛网下腔出血病死率较高,护士及时、准确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对蛛网下腔出血并发症进行密切监测并给予及时治疗,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蛛网下腔出血病人的疗效。方法对40例蛛网下腔出血病人因人而异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整个教育贯穿住院全过程。结果蛛网下腔出血病人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及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提高,蛛网下腔出血的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对蛛网下腔出血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蛛网囊肿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脉络膜裂蛛网囊肿的MSCT表现特征,并讨论其CT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所有病例诊断均采用了常规CT轴位图像与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相结合的观察方法。结果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女性略多于男性;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左侧3例,右侧10例,右侧明显多于左侧;病灶大小平均约0.7cm×0.8cm×1.1cm;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呈境界清楚之小囊性病变,内部密度均匀且与脑脊液密度相似,囊壁及其周围无软组织密度影,灶周均无水肿征象。结论脑部脉络膜裂蛛网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障碍性结构,通常与临床症状无关;MSCT轴位扫描结合MPR重建技术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认识本病可提高本病的CT诊断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漏、误诊。

  • 标签: 脉络膜裂 蛛网膜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溺水和蛛网下腔出血均是需要紧急救治的危急症,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诊断并进行救治。我科收治了以溺水为出车救治原因的急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溺水 紧急救治 危急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发蛛网下隙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主要由于脑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蛛网下隙所致的综合症候群。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易复发出血,绝对卧床时间长,死亡率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 标签: 蛛网膜下隙出血 心理干预 HEMORRHAGE 出血性脑卒中 脑动脉瘤破裂 常见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蛛网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易出现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规范化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术后护理有助于稳定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囊肿术后诱发高颅压处理的方法。方法对4例蛛网囊肿行手术治疗后出现高颅压症状,在不发热的情况下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迅速缓解,对其病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4例蛛网囊肿术后并发高颅压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高颅压症状迅速消失。结论蛛网囊肿术后继发高颅压征,慢性感染是原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术后颅高压 慢性感染 治疗
  • 简介:蛛网下腔出血(SAH)是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流入蛛网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血性脑脊液为主要表现,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多变,常在短时间内症状和体征就达到最高峰,有再次出血的危险性。死亡率和复发率较高。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在发病后2周内发病率最高,其次为3周-6周,6个月复发率减少。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预防 护理 再次出血 脑膜刺激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顷内蛛网囊肿的于术指征和于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颅内蛛网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98例行CT蛛网下腔-脑池造影,非交通性47例均行手术治疗。43例行囊肿大部切除+脑池开放术,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所有手术病人手术顺利,各种术式各有利弊。结论颅内蛛网囊肿应根据囊肿大小、临床症状体征、与蛛网下腔是否交通及年龄来决定治疗方式。手术首选囊肿切除+脑池开放术。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蛛网下腔出血患者15例,搜集其临床护理方法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5例患者经过临床有效治疗及其有效护理,患者完全康复。结论分析病因,采用有效临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原因分析 有效护理
  • 简介:目的对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结果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分批释放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疗效。方法将蛛网下腔出血(SAH)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于发病几小时至24小时内接受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加用分批释放血性脑脊液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内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体温(≤37℃)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脑积水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梗死,颅底粘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批放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下腔出血,有及时清理下腔内积血,早期头痛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防止DCVS及脑积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AH 血性脑脊液 DCVS 再出血 病情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