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体外分离的健康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来源于健康人下颌骨的成骨细胞,取P3代成骨细胞,用1μmol/L、5μmol/L唑来膦酸分别处理,不加药组为空白对照。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ALP染色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OPN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增殖减慢,5μmol/L处理组较1μmol/L组增殖更慢。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加,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百分比显著上升。1μmol/L及5μmol/L唑来膦酸处理后的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药物处理后的成骨相关基因ALP、OPN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OP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来源于人下颌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促进其凋亡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高浓度臭氧溶液治疗女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高浓度臭氧溶液冲洗外阴、阴道为试验组(40例);碱性溶液冲洗外阴、阴道为对照组(40例),2组配合阴道塞药相同,分初始治疗及维持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及取样实验室检查转阴情况,评估疗效。结果初始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100.0%,对照组97.5%,P〉0.05,无显著性差异;维持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100.0%,对照组95.0%,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证明高浓度臭氧溶液治疗RVVC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无毒、无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站式上腹部低辐射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取代常规上腹部三期扫描、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行上腹部dVPCT检查的患者94例,并顺序选取2019年5月至6月采用常规64层CT(28例)及双源CT(26例)行上腹部常规增强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对比剂浓度、用量及常规增强扫描机型将上述148例患者分为6组,分别为64层CT常规增强组(28例)、双源CT常规增强组(26例)、60 ml碘海醇(含碘350 mg/ml)dVPCT组(24例)、60 ml碘普罗胺(含碘370 mg/ml)dVPCT组(20例)、60 ml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 dVPCT组(26例)和80 ml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dVPCT组(24例)。评价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胰腺及腹主动脉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进行主观评分,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比较。记录辐射剂量。结果各灌注扫描组有效剂量均低于64层CT常规增强组,但高于双源CT常规增强组(P<0.05)。80 ml碘美普尔dVPCT组的CNR、SNR均优于64层CT常规增强组、双源CT常规增强组(P<0.05),并且优于60 ml碘海醇dVPCT组、60 ml碘普罗胺dVPCT组及60 ml碘美普尔dVPCT组(P<0.05),但主观指标较双源CT常规增强组评分低(P<0.05)。各dVPCT组在病灶发现、正常组织及血管的显示、鉴别诊断方面均优于常规增强CT。结论上腹部一站式动态容积灌注成像辐射剂量较低,图像质量好,能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采用高浓度常规增强CT用量(80 ml碘美普尔)能获得更佳的血管、肝脏及胰腺实质图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对比剂在肺动脉血管成像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114例患者根据检查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50ml碘普罗胺(300mgI/ml)+70ml生理盐水,实验组采用70ml碘普罗胺(370mgI/ml)+20ml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肺动脉显示级别评分和肺动脉血管成像质量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均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对比剂进行肺动脉血管成像可获得优于常规剂量、常规浓度碘普罗胺的成像效果,具有推广应用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干眼症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老年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现代工业生产的工业废水往往含有超量的有机危害物或过量的盐、酸碱等,在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时,传统的方法将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且由于此类废水同样不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局限。针对此类的污水处理问题,生物强化法就作为新的处理技术登上舞台。本文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并对某低浓度工业工业废水运用生物强化技术进行处理实验研究,验证了生物强化技术所具有的优越性。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控制和治疗静脉留置针泵高浓度药物所致静脉炎,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40例静脉留置针泵高浓度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静脉炎疼痛程度评分为3.26±1.17,疼痛持续时间为(2.19±1.65)d;对照组静脉炎疼痛程度评分为6.58±1.29,疼痛持续时间为(5.32±1.12)d。经χ2、t检验,两组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有效治愈静脉留置针泵高浓度药物所致严重静脉炎且疼痛程度降低,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外源性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作用下,TGF-β1在新生SD大鼠高浓度氧(高氧,〉95%O2)致肺纤维化中的表达,了解不同剂量的外源性抗TGF-β1抗体在高氧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足月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气对照组(Ⅰ组),高氧组(Ⅱ组),高氧+抗TGF-β.抗体0.1mg·kg^-1组(Ⅲ组),高氧+抗TGF-β1抗体0.2mg·kg^-1组(Ⅳ组),高氧+抗TGF-β1抗体0.4nag·kg^-1组(V组),高氧+抗TGF-β1抗体0.8mg·kg^-1组(Ⅵ组),每组20只。观察及检测高氧暴露3、7、14和28d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Ⅱ、Ⅲ、Ⅳ组3和7d时表现为明显的急性炎症改变,肺组织水肿、渗出、出血和肺泡间隔轻度增厚,14d时急性炎症减轻,而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呈强阳性;28d时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形成纤维化。Ⅴ、Ⅵ组3、7、14和28d时相点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弱,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改变示早期有轻度炎症反应,14和28d无明显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生成,未形成肺纤维化。结论新生SD大鼠连续吸入高氧后可导致急、慢性肺损伤。高氧暴露可刺激肺部产生过量的TGF-β1,TGF-β1是与纤维化关系最密切的TGF-β亚型,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生长和增殖。高氧暴露时给予适当剂量外源性抗TGF-β1抗体可减轻新生SD大鼠急性肺损伤,从而减轻肺纤维化。应用外源性抗TGF-β1抗体干预对高氧致肺纤维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简介:为避免单嘧磺隆对后茬玉米的药害、评估单嘧磺隆原药中存在的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温室栽培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单嘧磺隆对玉米的毒力及其高浓度协迫下1,8-萘二甲酸酐(NA)对玉米的解毒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对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的IC50值分别为6.42和84.38μg/kg,对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原药中的主要杂质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很小,其IC50值均大于619μg/kg.单嘧磺隆对玉米离体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I50值在15.15~66.73nmol/L之间,高浓度单嘧磺隆对玉米活体ALS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0μg/mL的NA对171.44μg/kg单嘧磺隆协迫下的玉米掖单13和农大3138有解毒作用;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NA对自身抗逆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农大3138的游离辅氨酸含量和叶绿素生物合成影响不显著,但能明显提高单嘧磺隆协迫下自身抗逆性较差的玉米品种掖单13的游离辅氨酸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因此,NA对单嘧磺隆协迫下玉米的解毒作用与NA提高了玉米的抗逆性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光谱CT单能级技术结合高浓度对比剂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光谱CT检查的确诊或疑似有冠状动脉疾病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高浓度对比剂400 mg/ml碘美普尔18 ml,流率2 ml/s)和B组(常规对比剂370 mg/ml碘帕醇45 ml,流率4 ml/s)。A组重建获得不同亚组,即各个单能级图像40~80 keV(间隔10 keV)和传统混合能级图像(A2组),B组重建获得传统混合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组各个亚组和B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高年资医师以4分法评估A组各个亚组和B组图像的图像质量(1分:不能接受,4分:优秀)。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A组各个亚组和B组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若总体存在差异,则用Steel Dwass检验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A组各个亚组不同血管节段的CT值、噪声、SNR、CNR和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O的CT值在40、5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5),LAD中段、LCX中段及RCA中段的CT值在4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噪声在40 keV、A2组和B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50~80 keV噪声均小于B组图像噪声(P均<0.001)。AO的SNR、C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AD中段、RCA中段的SNR在40、5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AD中段、RCA中段的C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CX中段的SNR在40~6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01),LCX中段的CNR在40~70 keV明显优于B组图像(P均<0.05)。A组各个亚组和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组40、50 keV图像的评分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0~80 keV、A2组图像的评分低于B组图像(P均<0.001)。结论40、50 keV单能级图像联合高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在降低对比剂用量和对比剂流率的同时提供了相当或优于常规扫描方案的图像质量,为临床患者的冠状动脉扫描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简介:
简介:过去几十年至今,人们普遍以组织药物浓度来推测抗生素的活性和MIC,将组织匀浆液中测得的药物浓度与相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的比值来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然而从药动学和药效学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合理,并最终可能对病人产生潜在危害。全组织药物浓度通常是通过测定碾碎或溶解后的匀浆组织的药物浓度而得到,这种测定方法忽略了组织的内部结构(如间质液、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等),药物不一定是均匀分布于组织中,并且,组织匀浆的药物浓度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有效活性。所以全组织药物浓度不能真实反应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比如:多数细菌的感染部位在细胞外,故细胞外药物浓度才是关注的焦点。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外的药物,组织碾碎后使细胞内外液混合,则测得的药物浓度会低于实际感染部位的浓度;相反,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内的药物,测得的全组织浓度会大大高于细胞外浓度。对于胞内菌感染也可得相应结论。给药后抗生素会分布到全身不同部位,大多数药动学可以用二室或三室模型模拟。由于室间不能瞬间达到平衡,所以各室的药-时曲线也可能出现很大差异。在某时刻采集全组织样本就可获得该时间点组织浓度与血药浓度的比值。为了减少干扰,应在同一病人上采集达稳态的样品,但这并不可行且存在伦理学问...
简介:<正>利用H2S系统的分组方法,进行第二组阳离子分析时,CdS沉淀不完全,或完全不沉淀,常认为是由于酸度过高,但是在实际中,有时酸度合适,即0.3mol-l-1HCl通H2S或0.2mol-1用5%TAA时CdS也不沉淀或沉淀不完全,北师大分析比学提出:为保证CdS沉淀完全,除了必须调整酸度外,还须控制Cl-的浓度,那么Cl-浓度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不影响CdS的沉淀呢?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1、取三支离心管,各加入0.42mol·l-1Cd(NO3)21.0ml,5%的TAAl.0ml和0.6mol·-1HNO31.9ml,然后向三支离心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浓度为1.7mol,l-1,3.4mol.l-1和5.13mol.l的NaCl溶液,此时可以看至三支离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