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空前兴盛并日益世俗化,佛教信仰广泛地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佛菩萨信仰中,不同的神灵司职不同的领域,由于民众所遇到的生活事物不同,大都会从个人的自身利益出发去信仰某一神灵,这种信仰的流行往往也伴随着造像的产生。有时不同佛菩萨共同出现的组合,更能得到大众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因此在民间信仰生活中,许多是以多尊像同时出现的形式来表达对神灵的祈求。本文即以地藏菩萨像为主轴,通过对石窟造像的组合形式、题记和相关文献的研究,说明地藏菩萨与西方净土信仰的关系

  • 标签: 地藏造像 造像组合 西方净土信仰 地藏十王变相
  • 简介:印光大师以佛家慈悲济世的情怀,在其文钞中多次提出因果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因果是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根本,也是古今国家治乱兴衰之关键。印光大师的因果思想对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繁荣,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印光 因果 格致诚正 家庭教育
  • 简介:一、汉语"剎"的来源汉字"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像"塔"(专门为了音译犍陀罗语thuba或thuva[梵语stūpa]而造出的汉字)、"魔"(Māra)、"鬘"(mālā)等一样,"剎"是专门为了音译印度古代语ksat、kset而造出的汉字。所以东汉代的佛教徒把"武士阶层"义的ksatriy(a)译为"剎利",把"田地"义的ksetr(a)译为"剎",三国时代以后把"瞬间"义的ksana译为"剎那"。

  • 标签: chattra 朝鲜语
  • 简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日佛教学者对房山云居寺辽、金两代刻有《千字文》编号的石经和辽代《契丹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其中关于《契丹藏》和辽、金刻石经之本藏部分(第1-480帙)的编目问题,以及辽、金对经之本藏部分所据底本的问题,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学者们曾经提出过一些看法,如《契丹藏》是据五代石晋时可洪的《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进行编目;“辽刻房山石经是以《契丹藏》为底本的复刻本”,但是近十年来,我们经过《中华大藏经》的编辑、校勘,对上述看法发生质疑,认为上述的观点有不正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值得商榷。

  • 标签: 契丹藏 房山石 《中华大藏经》 世界宗教 千字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文章通过对广西近代民族地区圩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宗教因素进行探讨,认为宗教所具有的特殊感召力和聚集功能对于近代民族地区乡村市场的发育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宗教也从圩镇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了更大的物质支撑,进一步扩展了其传播和影响范围,由此对民族地区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近代 民族地区 圩镇 宗教因素
  • 简介:今年6-7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在德国科隆市和巴伐利亚州的诺因代特尔绍市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科隆的展览是应德国福音教会联合会(EKD)邀请,在德国基督教信徒大型集会新教“教会日”活动期间和活动场地内举办,展期3天。随后,应德国巴伐利亚福音信义会的邀请,展览转赴诺因代特尔绍市举办,展期持续一个多月;

  • 标签: 中国教会 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圣经 中国基督教协会 巴伐利亚州 基督教信徒
  • 简介:本文将以公元2世纪至尼西亚公会议前期这段时间为界,梳理希腊化的护教士、教师们围绕父与子(道)在本质同一、统一问题上的争议,分析为在此神学背景下催生的亚流次位论(Subordinationism),探其理论在父子关系同一、统一争论上的界定及其延伸的问题,寻其背后之新议。

  • 标签: 希腊化 统一 同一 亚流次位论 父子关系 界定
  • 简介:本文以对云南省麻栗坡县蓝靛瑶过法仪式的田野调查为中心,采用文本研究与宗教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地蓝靛瑶过法仪式中"师""道"二派的分工与合作,发现了其"道阴师阳"的内在关系结构。此外,本文还深入考察此结构在瑶族"生死轮回"过程中救度个体与家族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师""道"二派共同建构了蓝靛瑶生命周期的完整救度链。

  • 标签: 过法 师派 道派 道阴师阳
  • 简介: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孔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但面对同样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却提出了不同于孔子的解决方案。如果,孔子提出了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倾向于用礼乐教化的方法来重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那么,老子则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社会文明异化的批判,来解构仁和礼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导致的人的异化,以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老子以后,道家思想经历了战国中期的庄子、秦汉之时的黄老、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同的阶段。魏晋玄学以后,从道家学派史的角度看,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儒家和佛家的相互借鉴、融合与渗透中,主要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而继续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儒、佛两家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吸收和发挥(例如宋明理学和禅宗),是否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看作是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延续和发展,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特别是从道与儒、佛的关系中来揭示其曲折发展的特点、独特的社会作用,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道家思想 曲折发展 儒佛道三教 现代意义
  • 简介:从耶稣与外邦人、门徒、约翰的关系,本文具体阐述了《马可福音》的社会逻辑中的人人关系。它们都关涉耶稣是谁这一基督论的主题。这同时是马可写作的目的,是马可要向其读者传递的讯息。他们可能是两个群体,形成一定的张力:一是把耶稣的到来看成预演大卫之国的犹太人(11:90-10),他们接受第一条诫命(12:29—30);一是“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的外邦人(11:17),他们是第二条诫命(12:31)的信仰者。不过,他们共有一个关于耶稣的形象:耶稣是基督,是人史关系(犹太传统)、人人关系(帝国文化)背后的人神关系中的上帝本身。

  • 标签: 耶稣 外邦人 门徒 约翰
  • 简介:自2003年11月2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结束十几年的长期军事对峙,实现停火以来,印巴关系似乎一直在朝着好的势头发展。2004年1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期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会见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两位领导人决定双方于2月恢复对话。2月18日,印巴两

  • 标签: 克什米尔 印度 巴基斯坦 军事冲突 恐怖主义
  • 简介:11.1群众心理:我们暂时离开主题,谈谈宗教信仰的问题。对上帝的信仰恐怕是社会群众的一种心理需要,一两岁的小孩看到什么可怕的动物,听到雷声,躲到母亲怀里,心里就安稳了,就觉得不怕了。大人在危难的时候,在极端痛苦的时候,也时常喊皇天,也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母亲,恐怕这就是上帝观念的心理根源。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在奴隶社会时

  • 标签: 六波罗蜜 空宗 大乘佛教 大智度论 五欲 菩萨摩诃萨
  • 简介:台山杂咏之四: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晴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台山杂咏十六首》元氏自注“甲寅六月”。本集卷三十七《暠和尚颂序》:“岁甲寅七月,予自清凉返太原”。依此,则元氏游台山的时间将近一月。甲寅为元宪宗四年(1254年),时元氏已六十五岁。这时的诗作,当如李光庭《辑元氏年谱序》所说,属於元氏第四期。即“己亥还乡,幸完家室,托遗编於腐史,蔚重望於灵光。守先人读书之庐,作诸候高座之客,大抵流连觞榼奔走风光,酬应之作既多,衰伤之音遂鲜。诗穷后工,靡援斯例。此回忻之诗,又一境

  • 标签: 遗山 甲寅 遗编 元氏 李光庭 集卷
  • 简介:早期道教(即张道陵、张衡、张鲁主教时期)在神祗崇拜及祭祀仪式方面,主要崇信“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行以“三元斋会”、“三官手书”之仪。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盛行,民间形形色色的道派林立,五花八门的法事醮仪纷呈,较著者称天师道斋法、上清斋法、灵宝斋法,经篆达数百卷。其著名修订、整理、增益者有葛玄、葛巢甫、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 标签: 早期道教 教义 科仪 《易》 《周易》 主教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完整系统地把宗教工作概括为“五句话”,即“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五句话”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新总结、新概括。

  • 标签: 宗教工作 六届四中全会 辩证关系 丰富内涵 全面理解 贯彻
  • 简介:将《正教真诠》与《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比较,可以发现真一、数一、知认、见认等概念先于王岱舆使用,这反映出王岱舆的著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紧密联系。

  • 标签: 王岱舆 《正教真诠》 《省迷真原》 《归真总义》
  • 简介:王明珂探讨匈奴辅助性经济与国家组合的内在联系,可视为兼跨人类学与历史学领域研究游牧族群问题之滥觞。论证的逻辑:游牧是匈奴人群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却不能自给自足;匈奴人群对掠夺一类辅助性生业,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匈奴的国家组织,则主要是由辅助性经济决定的。本文意在讨论游牧在匈奴国家组合成立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北亚地区的地理特征,是否对匈奴国家组合的成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匈奴 辅助性经济 国家组合
  • 简介:全球化的浪潮既对中国社会也对中国教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是一个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正在快速前进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者。但在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诸多的问题、如高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离婚率的困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流行,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生活不安定感的增强,以及更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如城乡差别的加大,“三农”问题,制假贩假,农村的宗法势力,腐败问题等等。面对上述种种的卒十会问题,正如国内的新闻媒体常说的那样,应该动员全卒十会都来关心协助解决。这里所说的全社会自然也包括中国教会在内。

  • 标签: 中国教会 “神圣” 基督教 基督徒 全球化进程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