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1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药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d。以患者自诉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视力提高和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治疗的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后37例黄斑视网膜前膜消失,1例患者复发。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钻孔引流术后38例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另外42例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疗组2个疗程后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比较脑复张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复查头颅CT,治疗组未见血肿复发,治愈率100%,对照组3例血肿复发,需再次手术,复发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促进术后残留血肿的吸收,明显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90%,且ADL-BI评分也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DL-BI评分为(64.3±6.4),对照组为(57.4±6.2);观察组患总并发症发生率7.7%、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8%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而言,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可大幅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和复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应用PDT治疗CSC病人30例(30只眼),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PDT治疗后30例患者(30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视力下降,并且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未发现任何由治疗诱发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如缺血、炎症等。结论PDT治疗CSC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对完成整个治疗及减少CSC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随访1年统计病情总缓解率。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则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血肌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40例患者临床缓解率达到100%,其中完全缓解32例。结论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各项相关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罗哌卡因在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5人,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丁卡因混合液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30min以及40min时,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对照组患者在诱导15min、20min、30min时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同时观察组上述时间段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以及感觉阻滞起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总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麻黄碱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增加患者麻醉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进行SD-OCT等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OCT评估护理干预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采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外涂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局部皮肤过敏程度轻,治疗时间早,治愈时间短。结论我们应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局部皮肤过敏,着重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缩短治愈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口保护膜联合雷佛奴尔湿敷对大便失禁皮肤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肛周皮肤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清洁糜烂皮肤后,先用雷佛奴尔纱块湿敷,然后喷洒3M创口保护膜;对照组患者清洁糜烂皮肤后,先外涂氧化锌软膏,然后喷洒3M创口保护膜。比较两组的皮肤糜烂愈合情况、平均愈合时间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P<0.05);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8.7±2.1vs13.5±3.8,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的82.1%(P<0.05)。结论创口保护膜联合雷佛奴尔湿敷治疗大便失禁皮肤糜烂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15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5例患儿进行连续4周的胸片复查发现,所有患儿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呈吸收好转趋势,在2~3周的X线胸片中可见患儿的双肺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状改变,并且在双肺野内均可见散在的小片状或云絮状影,该表现持续至少1周,在3~4周的X线胸片中可见双肺呈不同程度的网格状、囊泡状、条索状影改变,甚至双肺呈网状及蜂窝状影,伴肺气肿(广泛纤维化改变)。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虽然缺乏典型的X线表现,但是进行动态X线胸片观察,能够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骨孔与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骨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骨孔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22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88.0%;部分清除3例,清除率为12.0%,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和癫痫发作,无张力性气颅发生和精神障碍出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9±3.1)d;对照组19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76.0%,血肿部分清除5例,清除率为20.0%,有1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其中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障碍1例,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9)d。以上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阿魏酸钠用于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本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重度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传统组,研究组70人,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传统组70人,单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并作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肌酐、24h尿蛋白、血脂改变值皆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传统方法联合阿魏酸钠用于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更优,患者不良反应较低,可于临床广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