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抗磷脂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患者视网膜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对164例SLE患者作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和抗ds-DNA抗体等.结果:164例SLE患者中26例(16%)检查到有视网膜血管病,其中19例(73%)检测到抗磷脂抗体(17例ACL和2例LA).结论:SLE患者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其有较高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梅花针联合药物喷涂治疗斑秃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斑秃患者,共计8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按照盲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喷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局部梅花针治疗。评估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随访干预半年,观察期间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斑秃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斑秃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梅花针联合米诺地尔酊喷涂治疗斑秃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于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6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普伐他汀钠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分析介入或药物联合清宫术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46例患者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各23例患者。研究组接受本院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对比组接受本院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观察与分析,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经统计学调查,差异较为显著;经本院治疗的46例患者有3例发生大出血,均为对比组患者,给予本院相应处理后均有好转。结论经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且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安全性较为可靠,临床可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认识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选择年龄、弱视程度、弱视性质无显著性差异的成年人病例93例,治疗前均行视力、注视性质、眼位检查。综合疗法组采用准确配戴眼镜、遮盖法、增视训练、精细作业治疗;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配戴使用过矫或欠矫眼镜、阿托品散瞳的远或近离压抑疗法,并联合使用综合疗法。结果综合疗法组治愈12眼(24.00%),有效率为62.00%;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治愈17眼(29.82%),有效率为80.7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长期存在,传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用来治疗成年人弱视,其疗效是肯定的,且其疗法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进而评估手术去势及药物去势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随机选取60例作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每组30例的手术去势治疗组和药物去势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PS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药物去势治疗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73.4%)较对照组(36.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去势及药物去势治疗均可以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不全后行清宫术对患者阴道出血状况的比较。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妇女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流产效果及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的流产失败率均为0,研究组的不完全流产比例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流产率为93.7%,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妇女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用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妊娠患者流产患者采用药物流产后如出现不完全流产应及时采用清宫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流产后并发症,减少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M组药物治疗采用米非司酮,Z组药物治疗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FSH、E2、内膜厚度、TIMP-1的差异。结果Z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M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P>0.05;治疗前两组FSH、E2、内膜厚度、TIMP-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Z组FSH、E2、内膜厚度、TIMP-1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FSH、E2、内膜厚度、TIMP-1,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当中,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相关效果及具体目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中收治的76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早期组,常规组患者需要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性质治疗,早期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他汀类药物早期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而言,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较好,其治疗目的与相关机制较为清楚,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药物治疗协同合理膳食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将先抽取的40例作为对照组,后抽取的40例作为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取不同药物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儿仅采用布地奈德或沙丁胺醇进行治疗;B组的患儿则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B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统计所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都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取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会更加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明显增加,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9例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分析59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59例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不同类型,其中实施不同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与单纯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在确定患者不存在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应用,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降低耐药性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不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克罗米芬(CC)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联合治疗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0个周期的治疗后,实验组有效人数46例,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有效人数31例,有效率仅为62.00%。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不育症,其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该方法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