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控制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前环节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变异指数。

  • 标签: 免疫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深入心衰机制研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主干,使心室壁发生梗死,长期饲养(6周),建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并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观察术后大鼠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液动力学变化心梗区域大小.结果:手术组术后成活率52.5%,心梗后6周出现失代偿性心衰.结论:此方法有效且重复性好,可较理想地模拟心梗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对研究心衰机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鼠模型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心脏疾病
  • 简介: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并且以脑梗死为多见。发达国家青年卒中患者占总数比例不超过5%,而在发展中国家,20%~30%卒中发生于45岁以下年轻人,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也日趋年轻化。有研究显示,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血小板活化聚集、炎性细胞增多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全血细胞变化,并与青年健康者老年脑梗死患者比较,以探讨血细胞各参数在青年脑梗死中变化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细胞参数 年轻化趋势 血栓形成过程 卒中患者 发展中国家
  • 简介:目的探讨插入性早搏心电散点图特征及其形成原理,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插入性早搏典型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形态特征。借助几何画板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建立相应散点图模型。结合实际记录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特征,总结插入性早搏散点图特征。结果实际记录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十分相似。结论插入性早搏心电散点图特征明显、规律性强。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插入性早搏有无及多少,而且可以发现它所引起干扰性PR间期延长及其延长量。

  • 标签: 插入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几何画板 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膀胱癌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12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膀胱癌符合率95.45%(21/22),漏诊率4.5%(1/22),超声能显示肿瘤数目、大小、位置分期,结合彩色多普勒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单纯左胸径路房颤超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手术配合体会.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共201例房颤患者于我院接受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阵发性房颤98例,持续性长程性房颤103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5例;年龄29~81(58.7±15.4)岁.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手术配合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访视;手术专用设备、器械材料准备;术中体位摆放,设备仪器连接使用,手术台上操作配合以及对术中突发异常情况配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为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4.9±37.2)min,手术配合护理达到预期目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50ml,均无输血.73例(70.9%)持续性或长程性房颤接受术中电复律.所有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均维持窦性心律,仅1例患者术中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无起搏器植入病例.8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行电复律治疗,出院时190例(94.5%)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无脑卒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永久起搏器植入,无死亡病例.结论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安全、有效.完善术前护理准备,高质量术中护理配合,对顺利开展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微创手术 射频消融术 护理管理
  • 简介:临床研究中常需要在不同时间点重复测量某一指标,对于重复测量数据,合理进行时间点和数据采集管理能够提高此类研究效率。基于网络电子数据采集系统REDCap在实现此类数据录入时可进行特定设置以提高数据录入准确性,本研究主要介绍REDCap实现重复测量数据录入操作方法。

  • 标签: REDCap 数据管理 重复测量 纵向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血尿酸浓度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近期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AMI患者72例为AMI组,另选取30名同期行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动态检测两组血压并计算其白天、夜间和24h舒张压变异性(dDSD、nDSD、24hDSD)白天、夜间和24h收缩压变异性(dSSD、nSSD、24hSSD),酶比色法检测两组血尿酸浓度,采用冠脉造影检查所得Gen-sini积分评价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统计AMI组28d病死率。比较Gensini积分〈30分和Gensini积分≥30分患者BPV和血尿酸浓度以及不同预后情况患者BPV和血尿酸浓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PV和血尿酸浓度联合预测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近期预后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BPV血尿酸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28d病死率、Gensini积分〈30分患者比例和Gensini积分≥30分患者比例分别为15.28%、55.56%和44.44%,且死亡患者BPV和血尿酸浓度均较存活患者高,Gensini积分≥30分患者BPV和血尿酸浓度均较Gensini积分〈30分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PV和血尿酸浓度联合预测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近期预后价值良好。结论BPV血尿酸浓度联合预测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近期预后价值良好,联合检测血BPV血尿酸可能作为其病情和近期预后评估参考指标。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血压变异性 血尿酸 联合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89例,比较2组感染时间、部位、病原菌病死率。结果感染组平均感染发生在住院后(3.7±1.6)d,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63.6%),上呼吸道感染6例(18.2%),泌尿系统感染7例(21.2%)。感染组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其中意识障碍和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独立预测危险因素(P〈0.05,P〈0.01)。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死亡23例,占18.9%,其中感染组死亡18例。剔除死亡因素后,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多于非感染组[(17.8±4.1)dvs(12.5±5.3)d,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意识障碍
  • 简介: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分支所致肺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较高致病率致死率,及时准确诊断治疗是关键。肺栓塞发病率为0.06%~0.11%,在心血管疾病中仅低于冠心病和高血压,位于第三位,病死率约占住院患者10%,急性肺栓塞患者30d内致死率超过15%。

  • 标签: 肺动脉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0例ERS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平均45.47±10.13岁。45岁以下36例占60%。32例(53.3%)以心脏急症收住入院,其中14例(23.3%)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1.7%)误诊为急性心包炎。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4例单支血管狭窄〉70%。结论ERS者主要易误诊为冠心病AMI。

  • 标签: 早期复极综合征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冠脉搭桥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死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已是公认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有效方法。机体遭受感染、创伤、大出血、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高血糖 胰岛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与否对脂代谢、微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192例T2DM患者被分为血压正常组(A组,96例)和合并高血压组(B组,100例),对两组一般情况、血压、脂代谢、微血管损害血液流变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血压(148±24)mmHg/(86±15)mmHg、胆固醇(6.0±0.9)mmol/L、血肌酐(70±21.1)μmol/L、血尿酸(343±81)μmol/L和低切粘度(11.02±2.3)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T2DM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当T2DM合并高血压时,前述异常和损害加重,应及早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时溶血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以及相关纠正措施。方法将同一血液样本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血清标本没有溶血,另一份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个样本中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并对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溶血变化数值进行分析。结果TP、AST、CK、CK-MB、HBDH以及LDH和K+检测值,溶血标本高于未发生溶血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a+检测值未溶血标本高于发生溶血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血导致TP、AST、CK、CK-MB、HBDH、LDH、K+同血清Hb浓度具有正相关,Na+变化情况同血清Hb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溶血影响,并且同血清中Hb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借助血清Hb浓度可以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纠正。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与纠正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青年胸痛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室收治年龄<40岁胸痛患者20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50例,年龄均<40岁,最小20岁,平均32.5岁.能明确诊断并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者130例,阳性率为65%,其中冠心病34例(26.2%)、急性心力衰竭20例(15.4%)、心包积液3例(2.3%)、肺栓塞8例(6.2%)、非心源性胸痛50例(38.5%),其他15例(11.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危重症急诊协助除外心血管性病因等提供了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作用.

  • 标签: 青年胸痛患者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束支传导阻滞(BBB)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并发BBBAMI者共24例作为研究组(A组),以同期收住无BBBAMI者共111例作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等超声检测指标以及两组住院间严重并发症特点。结果A组EF、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均下降,泵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近期住院死亡率高,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并BBB者心脏机械功能受损较严重,住院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近期住院死亡率较高,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指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影响。方法以无缝隙护理为分界点将1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业技术考核、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其I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ICU 感染
  • 简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急重症之一,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恢复期长是该病特点.因此,该种病人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治疗和恢复,尤其是在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不良心理反应会加重病情.现回顾分析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0收治83例脑出血病人有关资料,对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脑出血 急性期 心理障碍 护理措施 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