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硝酸咪康唑与制霉素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在使用2%NaHCO_3溶液清洗外阴和阴道后采用硝酸咪康唑400mg置入阴道后穹窿,连续3晚;B组患者在使用2%NaHCO_3溶液清洗外阴和阴道后采用制霉素10万U置入阴道后穹窿,连续3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和新生儿娩出后皮肤真菌携带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复发率和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制霉素治疗组高于硝酸咪康唑治疗组(P〈0.05),但两组均未发现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的病例。结论:硝酸咪康唑和制霉素经阴道局部给药应用于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且疗效显著,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且可以降低胎儿感染几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率,用药方便,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背景: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皮损区表现较高的经表皮失水率(TEWL),提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否未受累皮肤屏障功能亦受损仍存在争议。目的:与对照组皮肤相比,研究AD患者未受累皮肤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渗透性。方法:用角质层(SC)胶带粘贴法评估经皮渗透。将20例A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前臂中部暴露于1%SLS4h,然后用胶带将SC剥离。测定每一个粘贴胶带中SLS的量。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推论出扩散系数与在水和SC间SLS的分配系数。结果:两组SC厚度相似,但AD组TEWL高于对照组[x±s分别为8.4±4.3g/(m^2·h)和6.3±2.0g/(m^2·h)]。对照组的SC厚度和TEWL有相关性,而AD组未发现二者相关。SLS通过AD患者未受累皮肤的扩散系数比对照组高[x±s分别为12.7±5.8×10^-9/(cm^2·h)和6.2±3.0×10^-9/(cm^2·h)],而AD组水与SC间的分配系数较对照组低(x±s分别为137±64和196±107)。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AD组患者的SLS透入SC的渗透模式不同。这一结果说明甚至AD患者的未受累皮肤也存在屏障功能改变,强调了保护皮肤和避免接触化学品的重要性。
简介:目的:比较来曲唑与氯米芬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不孕门诊的PCOS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米芬组34例和来曲唑组36例,70例患者共进行129个促排卵周期,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来曲唑组临床妊娠率为38.89%,明显优于氯米芬组17.65%的妊娠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在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均优于氯米芬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值得在一定范围内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比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引擎199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文献,按照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SE1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实验,合计1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ALA-PDT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OR=1.72,95%CI(1.16,2.5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免疫球蛋白E(IgE)与慢性荨麻疹(C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108例CU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Hp(+)CU组(66例)和Hp(-)CU组(4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p阳性率及血清IL-17、IL-23、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U组血清IL-17、IL-23、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Hp阳性率(61.1%)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7%)(P〈0.05)。Hp(+)CU组血清IL-17、IL-23、IgE水平明显高于Hp(-)CU组(P值均〈0.01)。经S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中IL-17、IL-23、IgE水平与CU患者Hp感染均呈正相关关系(P值均〈0.05)。结论:Hp感染可引起慢性CU患者中血清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失衡,异常分泌IgE,共同促进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
简介: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未成年人银屑病的系统疗法。依那西普已被批准用于系统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但由于缺乏临床数据及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的支持,使得其在未成年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使用受到限制。为期48周的前期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未成年银屑病患者对依那西普治疗耐受性及疗效均较理想。研究者以评估依那西普长期用于中重度儿童和青少年斑块型银屑病的安全性和疗效为目的,进行了一项为期5年的开放性研究。纳入了已经完成48周前期临床试验的4~17岁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每周给予依那西普0.8mg&g治疗(最大剂量每周〈50rag),研究期间患者可局部外用低效及中效糖皮质激素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睾丸扭转复位后睾丸抗氧化能力与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急性睾丸扭转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局部亚低温处理,比较两组预后SOD、MDA及总抗氧化能力、干预前后两组NO含量及NOS活性,并统计两组干预后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DFI)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D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液中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子DNA碎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睾丸扭转者实施局部亚低温联合糖皮质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睾丸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减少精子破坏,提高精子活力。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共95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雌激素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指标(T、FSH、LH、DHEAS)均较治疗前降低,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代谢指标(FBS、TG、FIN)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青春期PCOS患者行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性激素、代谢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的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每组6例.A因子:用四联围针皮下注射患者疼痛区.B因子:口服加巴喷丁.A1B1:同时应用A、B两种治疗方法;A1B2:用A不用B治疗;A2B1:不用A用B治疗;A2B2:不用A与B治疗,仅服维生素C片.每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裂区设计处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为:A1B1组:7.50±1.05分,A1B2组:6.50±1.38分,A2B1组:5.50±1.87分,A2B2组:2.00±0.89分;裂区方差分析:A与B治疗PHN均有效,A更好,二者有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