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建立心灵丸(蟾酥、人工麝香、冰片、体外培植牛黄、熊胆、人参、三七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处方中的珍珠;采用GC及TLC分别对处方中的人工麝香、冰片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GC图谱中可检测到与麝香酮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人参、三七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0.0398~0.477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3%(n=6),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0.5%,n=6);脂蟾毒配基在0.0419~0.502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6%(n=6),平均回收率为97.00%,(RSD=0.9%,n=6)。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简介:肝癌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因其起病隐匿,至发现时普遍已为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介入术现已成为不能行外科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而以TACE为基础的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已逐渐取代TACE单一治疗模式,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就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进行阐述。
简介:目的:建立通脑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西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40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西红花苷Ⅰ在9.66~57.9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西红花苷Ⅱ在5.91~35.48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1.21%,n=9),99.4%(RSD=1.7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通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醒脑再造丸(黄连、冰片、木香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连、冰片和木香;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Gemini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6:64);流速为1.0m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2.7L·min^-1。结果: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黄芪甲苷在0.486~2.43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7%(n=6),RSD=0.5%。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ELSD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醒脑再造丸的质量控制。
简介:目的建立伤科消肿颗粒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益母草、粉防己、金银花、连翘、枳壳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芍药苷和绿原酸2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在进样溶液浓度为2.754-275.4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4%;绿原酸在进样溶液浓度为4.343-434.3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11.4%,RSD为2.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伤科消肿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简介:对松科Pinaceae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干燥根皮—土槿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MCI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土槿丁酸(1),土槿甲酸(2),土槿乙酸(3),土槿丙酸(4),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5),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6),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7),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8),CelangulatinC(9),CelangulatinE(10),17β-通关藤苷元B(11),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1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巴豆酰基(顺芷酰基)通关藤苷元B(13),β-谷甾醇酯(14),伞形花内酯(15),5,7-二羟基香豆素(16),花椒毒素(17),异虎耳草素(18),芒柄花黄素(19),毛蕊异黄酮(20),CnidimolB(21),胸腺嘧啶(22),3-呋喃甲酸(23),2-呋喃甲酸(24),香草酸(25),原儿茶酸(26)。其中化合物5–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和13CNMR谱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