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债务曾在中国过去长期高速经济增长中被奉为"神明",又在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而被斥为"魔鬼",事实上,债务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也不存在各地区普适的最优债务安排,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应该适于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为探究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最优债务条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债务总规模与公共性债务"双重增长"存在"最优解",在此"最优解"之前无论是债务规模的增长或是公共性债务的增长均会带来经济增长,而在达到这一上限后,要实现经济增长,唯有在降低债务规模或是债务结构调整之间做出权衡。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最优解"以区域金融结构、财政收支、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城镇化率等为条件,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简介:要站在宏观层面上看待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的问题。近几年,理论界一直在两个问题上存在困惑: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不断下滑的状况。1978年为31.2%,1995年探底,只有10.7%,1996年略有回升,达1O.9%.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比重也是最低的。如果说,这个比重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话,那么,我们恐怕就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财政效益。即如此低的GDP份额,保证了如此庞大的政府机构的运转,支撑了如此繁多的政府支出和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二是在财政困难日益加剧的同时,企业部普遍抱怨税负重,而且抱怨声越来越大。据统计,1996年我国各种税收(指所有税种)的收入相
简介:<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15年了,实行了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逐步建立,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放开,企业已经拥有广泛的生产经营权和定价权。至此,价格改革是否已大功告成?物价管理的使命是否已经完成了呢?在这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对物价管理工作的误解。有人认为:“现在价格放开了,我的商品只要有人要,价格随我定,谁也管不了。”我们有的物价干部也怀疑“今后我们还能干什么。”特别是国家物价局的撤消,外省市有的物价部门撤并,物价机构一度出现了混乱。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越加模糊了。然而93年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