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俄苏文学作品改编的苏联影片要目贺红英编(1919——1990)年代片名导演原作原作者附注1919格拉欣和木木Ч.萨宾斯基木木И.屠格涅夫科尔涅伊·瓦西里耶夫Ч.萨宾斯基Л.托尔斯泰三人М.纳罗科夫М.高尔基萨瓦Ч.萨宾斯基Л.安德列耶夫话剧工人...

  • 标签: 文学作品 苏联 俄苏
  • 简介:根据俄苏文学作品改编的苏联影片要目(1919——1990)贺红英编年代片名导演原作原作者附注1966在C城И.赫伊费茨姚内奇A.契诃夫三个胖子A.巴塔洛夫И.沙皮罗Ю.奥列沙我们是俄罗斯人В.斯特罗耶娃ВС.维什涅夫斯基话剧你的儿子和兄弟В.舒克申...

  • 标签: 文学作品 苏联 舒克申 俄苏文学 影片 陀斯妥耶夫斯基
  • 简介:苏联演员和木偶合演的影片(金钥匙),是我50年代看过的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主题涉及俄国人的传统论题之一:幸福。金钥匙是开启幸福国门的钥匙,历尽千辛取得了钥匙又不知门在哪儿。最终打开门以后主题歌开唱。不用说,歌曲产生了强烈的效果。那时的中苏

  • 标签: 玛依拉 多伊 群众歌曲 卫国战争 夏伯阳 纺棉花
  • 简介:<正>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苏联电影,一次又一次地在银幕上描绘出了革命历史中布尔什维克英雄们的形象,写下了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夏伯阳》、《马克西姆三部曲》、《伟大的公民》、《十三人》、《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这些杰出的影片,教育和鼓舞着人民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去献身革命事业,在火熟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丰功伟绩,《海军少尉巴宁》就是一部繼承了这种光荣的传统的影片。影片的剧本是根据目前尚健在的瓦西里·鲁吉奇·巴纽什金的真实事迹编写的。编剧C·龙金和努希诺夫用他们艺术的手法,集中地表现了在瓦西里·巴纽什金(也就是巴宁)一生的革命活动中最突出、最动人和最富于戏剧性的英雄事迹:把十三个被

  • 标签: 英雄史诗 革命斗争 影片 卢那察尔斯基 格里高利 列宁
  • 简介:自1976年始,每逢新年,苏联的第一频道等主要电视台都会播出梁赞诺夫导演的电影《命运的捉弄,或者祝您洗个好澡》(以下简称《命运的捉弄》),这已经成为当时苏联人的新年传统。苏联解体以后,许多流行的东西都被废弃,但新年夜在俄罗斯第一频道播放《命运的捉弄》这一传统被保留至今,可谓俄罗斯人新年夜的保留节目。

  • 标签: 苏联解体 电影 继承 故事 圣诞 俄罗斯人
  • 简介:<正>这是二十一年以前的事了。1939年5月我才从苏联回到祖国不久。延安已经是春末夏初,气候温暖的日子。14日夜,组织部大礼堂内正开晚安,由鲁迅艺术学院演出《冀东起义》三幕话剧。我们坐在长条凳上准备看戏的时候,进来了罗曼·卡尔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电影摄影师,我与他彼此知名已很久了,只是没有机会见面。他今天刚由重庆来到这里,是乘坐小汽车,带了翻译,远道跋涉而来的。我们相见后都很高兴,象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亲切地问候,他带有些出乎意料的口吻说:“埃弥萧,愿来你在这里!……本想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一定要认识认识你,谁知道今天在这里见面了!”我们拥抱了。他激动地说:“来中国八个月了,到延安才感到

  • 标签: 卡尔曼 延安 摄影师 春末夏初 苏联人 毛主席
  • 简介:五十年前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苏联电影的影响,可以说并不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有所逊色。半个世纪以来,在苏联银幕的视阈里,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开拓、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反法西斯

  • 标签: 反法西斯战争 女主人公 战争题材影片 苏联电影 列宁格勒 英雄主义
  • 简介:一九八三年二月二日,在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假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骨灰回国悼念会”上,中国音协主席吕骥致悼词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的骨灰回国了,全国人民三十八年的心愿得以解除了。冼星海:请接受我们无限的悼念!足以告慰你的是:三十八年来。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美蒋反动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星海同志:请你在祖国的土地上安息吧!”

  • 标签: 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 人民剧场 袁牧之 中国音协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苏联音乐已历经了七十年的历史,按历史观点说,这也是一个不短的时期.七十年来,苏联音乐走过了自己复杂而又充满戏剧性事件的道路。今天我们在赞美辉煌胜利的时刻,更要对我们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给以原则性的估价,特别要公开地说出非内行的干预给我们音乐创作带来的不可补救的危害,我们还记忆犹新的是1948年2月10日的“决定”就是这种干预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使我们许多人经受了严酷的遭遇。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的音乐事业虽然有困难和

  • 标签: 历史观点 八十年代 肖斯塔科维奇 穆索尔斯基 繁盛时期 十年
  • 简介:<正>近年来,苏联文坛发生了引入注目的变化,戏剧部门尤为显著,剧院的经营管理体制作了改革,剧作家、批评家和戏剧工作者对戏剧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的剧作和批评作了回顾和总结。在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和第八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前后,随着苏联社会生活民主化进程的加速,戏剧家们的反思尤为深刻,批评尤为大胆,苏共领导人利加乔夫也在《戏剧》杂志上发表文章,参加讨论。这些思考与论争必将对苏联戏剧事业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一、对苏联戏剧创作现状的

  • 标签: 八十年代中期 七十年 新浪潮 戏剧性 无冲突论 剧作家
  • 简介:苏联电影不但具有思想内容的进步性、电影语言的独创性;而且还以其浓郁的文学诗意,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民族美学特色,并在中俄两国电影文化长期的交往中,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苏电影的叙事特点和美学风格进行比照性研究.并具体分析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特点对中国电影总体艺术风格的影响。

  • 标签: 苏联电影 文学诗意 中国电影 民族美学特色 艺术风格 比照性研究
  • 简介:本文载于《苏联音乐》1986年6月号二十世纪国外人类音乐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收集到的音乐——人类学资料进行记录、加工、分析和编纂的技术正在完善起来。这样方法论就成为重要问题了。正是在这个领域里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资产阶级人类音乐学的各种流派发生了冲突。西方人类学理论都和二十世纪资产阶级的哲学密切相联,大部分著作都打上了哲学——方法论上的哲衷主义的标记。1955年美国建立了人类音乐学家的团体,作了许多工作。有关著作的基本缺陷在于没有把艺术作品理解为完整的艺术现象。由于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对艺术创作的规津抱忽视态度而导致对艺术形象的意义、对其人道主义内容的忽视。在音

  • 标签: 艺术作品 庸俗社会学 艺术现象 民间歌曲 人类学理论 文化区
  • 简介:<正>袁文殊:同志们,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很快就要到了。为了庆祝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我国在电影方面将隆重举行“十月革命节电影周”,在电影周的开幕式上将上映苏联名片《在荒凉的河岸上》。这部影片是苏联阿拉木图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曾在去年全苏电影节上获得鼓励奖。据我看来,这是一部继承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的影片,是苏联电影艺术家们的可喜的新成就。这部影片无论在主

  • 标签: 共产主义 艺术形象 影片 苏联人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格里高利
  • 简介: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已经30多年。日前,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这部电影的三位主演,与我们一起点燃记忆,重新品味这部经典佳作。记者通过翻译独家采访了自俄罗斯来哈尔滨进行电影文化交流活动的三位俄罗斯人民演员,准尉瓦斯科夫的扮演者马尔蒂诺夫·安德烈·列奥尼多维奇,女兵冉妮娅的扮演者奥斯特罗乌莫娃·奥丽加·米哈依洛芙娜,丽达的扮演者谢夫丘克·伊琳娜·鲍里索夫娜,听他们讲述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的幕后故事。

  • 标签: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电影 罗斯托 卫国战争 女兵 电影文化
  • 简介:<正>1990年11月5日至15日,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莫斯科格涅辛国立音乐师范学院原副院长费·格·阿尔扎玛诺夫(Ф·г·YРзАМАНОВ)教授和夫人、钢琴教育家阿尔扎玛诺娃(АРзАМАНОВА)教授应邀来沈阳音乐学院时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活动。在此期间,还在辽宁省文联为在沈的辽宁省文艺界名流举行了一场题为:“苏联近五年(1985—1990)来音乐艺术发展概况”的学术报告会。他们夫妇的讲学在沈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讲学活动对于提高沈阳音乐学院的教学水平,增进我们对苏联音乐艺术发展及现状的了解,以及促进中苏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均有着十分

  • 标签: 音乐教育 作曲家 古典音乐 苏联专家 苏联音乐 莫斯科
  • 简介:一、提高教学技巧的动力专业班教师所面临的重大任务,要求他不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技巧。鸟申斯基说过:“一个人没有个人的努力,不但不能进步,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地位,反而要倒退”。为了使教师的工作不断得到改善必须要怎样提高教师本身呢?为此首先应有适当的动力。这些动力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些教师(完全和学生一样)在极大程度上受热爱荣誉的思

  • 标签: 教学法研究 教学技巧 专业班 上受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 简介:文章从苏联建筑历史发展谈到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建筑规划的影响,分析了一系列影响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筑设计的因素,以红钢城第九街坊为例,结合实地方案说明苏联对我国建筑方面影响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苏联建筑 建国初期 红钢城
  • 简介:<正>一苏联汉学家王希礼的中国文化研究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БорИсAпексаНДроВИУВасИЛьеВ,1899-1937),汉名王希礼,他出生于彼得堡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1922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系,自1918年为俄罗斯汉学权威阿列克谢耶夫教授(АЛексеВB.M.,1881-1951,汉名阿翰

  • 标签: 阿列克谢耶夫 中国文化研究 彼得 汉名 瓦西里耶夫 中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