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世界性宗教(如基督教和佛教)传入中国少数民族群体以前,几乎中国所有少数民族都拥有形态各异的原生性传统与灵性观念。彝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0.6%,大多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彝族的原生性宗教可称为毕摩宗教,它由祭司毕摩创建与传承、通过经文和仪式传播,以祖先崇拜和仪式实践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彝族独有的哲学观念和疾病治疗方式。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关姑县的预调查田野数据,共访谈了2名毕摩祭司和5名信徒。根据苦难的认知、情感表达和求助行为等类别,我们对根据被访者的访谈稿进行了编码和分类。我们发现,彝族毕摩信众的苦难经历大多集中在财务困境和家庭压力上,他们更多地寻求外在参照点(externalreference)来表达苦难相关的情感,更倾向于将苦难归因于超自然(supernatural)的力量,并更多地寻求强关系(strong-ties)的帮助。未来的研究应检验本土化苦难理论在彝族民众中的有效性。
简介:《导言》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巨著的'总的导言',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结构和方法第一次作了系统阐释,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历史发展重要转折的标志。《导言》阐释的'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对象理解的根本观点;《导言》厘清了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的关系,确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的思想;《导言》阐明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著述、特别是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的非社会的、非历史的观点,已经成为'多少有意识的目的'了。《导言》从政治经济学对象内在要素及其关系上阐明,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和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由此构成的'总体'关系,揭示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
简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文化上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双百'方针,但它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原因是毛泽东晚年的独断论意识。它就潜伏在提出双百方针之后的那段关于真理发展规律的阐述中。思想问题的解决要靠实践的教育和思想的引导,压是压不服的。今天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克服独断论,坚决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简介:在《导言》第3节,马克思提出了'第二条道路'作为'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的方法,亦即'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上正确的方法';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结构'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层面对象的结构与第二层面思维的结构之间,是政治经济学中作为对象的客体同作为思维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层面思维的结构与第三层面形式的结构之间,是'思想总体'的内在规定与外在呈现形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的'五篇结构计划'。在《导言》第4节,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更为恢宏的经济社会的整体结构,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对社会整体结构首次唯物史观意义上的表达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相比较,它留有多方面值得思考的问题。
简介:2006年11月20日~22日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在杭州市省委党校成功举办。活动由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永祥副院长、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王健敏、庞红卫以及周红五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