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酪蛋白、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型膳食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一般饮食组、乳清蛋白组、大豆蛋白组及酪蛋白组,每组10只。以4种不同蛋白种类的纯化膳食连续喂养小鼠14 d,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4组在实验的第7天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急性结肠炎。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度评分。第14天取各组小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以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的IL-6、TNF-α和IL-10水平,并计算结肠病理评分。结果乳清蛋白组疾病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酪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的结肠病理评分平均低于其余4组(P均<0.05)。乳清蛋白组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低于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组(P<0.05),与一般饮食组无显著差异。乳清蛋白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酪蛋白和大豆蛋白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饮食、酪蛋白及大豆蛋白组(P<0.05),结肠IL-10水平明显高于酪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P<0.05)。结论乳清蛋白型膳食用以缓解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般饮食、酪蛋白及大豆蛋白型膳食。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护理措施对肛瘘手术患者的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0例肛瘘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综合护理观察组3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3.02±0.27)分相较于对照组(5.68±2.13)分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33%)少于对照组(20.0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肛瘘手术患者,在护理方法上应用综合护理,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相较于常规护理更有应用优势。
简介:[摘要]本文就铝合金母材在不同匹配焊条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全焊接连接的承载能力做了系列拉伸破坏试验,其中就现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出的母材与焊条的匹配情况作了试验分析,从而得出了T6系列铝合金母材与53系列焊条配用时,设计中无需考虑焊接的热影响,可直接采用母材强度的结论,并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强度做了评定,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碘的测量在实现食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碘盐以及非碘盐中碘的检测方案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经验以及技术条件阐述了两种有效的碘盐及非碘盐检测方法。具体而言,本文所采用的直接滴定法能够检测碘盐中的碘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以检测非碘盐食物中的碘含量,具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案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到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分为两组后,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分析比较临床1例重症肺炎患者痰标本培养出的平滑型脓肿分枝杆菌(MabS)和粗糙型脓肿分枝杆菌(MabR),并进行药敏试验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MabS和MabR进行菌体形态观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比对,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采用比例法和肉汤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MabS和MabR菌落形态不同,MALDI-TOF MS分析MabR有223个蛋白峰,MabS有147个蛋白峰。16s RNA基因测序MabS为1 397 bp,MabR为1 402 bp,药敏试验显示二者对抗结核药几乎耐药,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MabS和MabR对抗结核治疗药物普遍耐药,而对抗菌药物几乎敏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可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方法从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和筛选宫颈癌自然史相关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5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计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阴性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级(CIN1)人群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95%CI);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Egger′s检验评价发表偏倚;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估合并参数值的稳健程度;采用荟萃回归探索年转归概率异质性的来源。结果共纳入文献37篇,涉及hrHPV阴性、hrHPV阳性和CIN1人群的文献分别为12、20和15篇,NOS评分为(7.05±1.20)分。hrHPV阳性进展为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和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及以上(CIN3+)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022 2(0.014 3,0.031 0)、0.017 0(0.012 0,0.022 0)和0.016 2(0.012 6,0.019 8)。hrHPV阴性人群进展为CIN1、CIN2、CIN3+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002 7(0.000 9,0.004 6)、0.000 7(0.000 3,0.001 1)和0.000 6(0.000 3,0.000 9)。CIN1患者逆转为正常、维持CIN1状态和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的年转归概率(95%CI)分别为0.578 1(0.369 9,0.786 3)、0.400 1(0.167 4,0.632 9)、0.056 9(0.034 9,0.078 9)。Egger′s检验显示:hrHPV阳性进展为CIN2和CIN3+,hrHPV阴性进展为CIN2,以及CIN1进展为CIN2+的年转归概率存在发表偏倚,t值分别为5.50、2.36、2.80和4.12(P值均<0.05)。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任一项研究后,hrHPV阳性人群进展为CIN1、CIN2和CIN3+的年转归概率范围分别为0.016 6~0.024 7、0.014 9~0.018 9和0.013 6~0.017 7;在hrHPV阴性人群中分别为0.002 4~0.003 5、0.000 6~0.000 9和0.000 5~0.000 7;CIN1逆转为正常、维持CIN1和进展为CIN2+的年转归概率范围分别为0.531 8~0.631 2、0.321 9~0.443 3和0.052 0~0.061 0。荟萃回归分析显示:地区、人群来源、人群细胞学诊断结果、随访时间和NOS评分等均与年转归概率异质性无关(均P>0.05)。结论hrHPV阳性人群宫颈不同疾病状态的年转归概率高,CIN1人群只需密切观察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估同步分离卵巢内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方法——酶消化后滤网过滤法。方法运用混合有胶原酶Ⅰ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的消化酶来消化小鼠卵巢预切组织,然后依次通过不同孔径(100 μm、40 μm、20 μm)的滤网以实现不同发育阶段卵泡同步分离的目的,将翻转冲洗100 μm滤网得到的卵泡记为A组(>100 μm),翻转冲洗40 μm滤网得到的卵泡记为B组(40~100 μm),翻转冲洗20 μm滤网得到的卵泡记为C组(20~40 μm)。评估并比较经不同孔径滤网筛选获得的卵泡群的数量、大小、形态、活力和发育潜能。结果数量上,C组获得的卵泡数目最多,A组次之,B组最少;形态上,C组卵泡基底膜完整率高于A组和B组(P<0.001,P<0.001)。活力上,A组卵泡的存活率70.59%(120/170)高于B组51.79%(58/112)和C组35.90%(28/78)(P=0.001 6,P<0.001)。发育潜能上,经过96 h体外培养,A组卵泡直径由(113.64±9.57) μm增长至(150.95±45.90) μm(P=0.002 4),B组卵泡直径由(88.12±9.12) μm增长至(120.61±18.00) μm (P<0.001),C 组卵泡在培养第24 h内出现单层颗粒细胞贴壁,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之间失去连接结构,卵母细胞完全裸露,未能培养成功。结论酶消化后多重滤网过滤法能快速有效获得大量形态完整、有活力和发育潜能良好的卵泡,且能达到不同发育阶段卵泡同步分离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RI及CT诊断对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提升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肾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选取其中32例患者同时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肿瘤基本特征、平扫表现、强化方式、强化程度进行判定。结果平扫的CT亚型分布:透明细胞癌106例,乳头状癌10例,嫌色细胞癌7例,囊性癌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癌2例。平扫的MRI亚型分布:透明细胞癌27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平扫的CT特征:大多数病灶形状为类圆形,小病灶多为等密度影,大病灶多为混合密度影;平扫的MRI特征:T1WI呈低、等信号影,T2FS呈高信号影,DWI呈混杂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的CT和MRI特征:透明细胞癌、囊性癌及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癌强化方式为"快升快降"型,强化程度明显;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强化方式为迟发性、持续性,强化程度轻微。结论不同亚型的肾细胞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表现。临床上应结合发病特点、症状体征、辅助检验,积极利用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肾细胞癌不同亚型进行精确分析,以针对性选用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预后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儿童医院等三所医院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受训学员的考核成绩,查找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同质化培训效果。方法将在2020年8月27日至9月27日参与三所医院心肺复苏标准化教学的学员和授课教师纳入研究。授课过程遵循国际统一标准的基础生命支持实施人员课程计划。通过笔试、单人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技能考核成绩、团队CPR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影响考核结果的因素。结果三所儿童医院的25名教师授课27次,完成培训及考核154人。其中,144人通过笔试,占比93.5%;130人一次性通过单人CPR+AED技能考试,占比84.4%。三地学员的笔试和技能考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员的职称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会影响技能考试结果。学员身份、岗位、职称存在地区差异,但对团队CPR的学习需求相同,比例为44.8%,高于单项技能。94.8%的学员认为"闭环式沟通"是团队CPR中的重要能力,培训后74.7%的学员认为该项有提高。结论现阶段利用双讲师制、教考分离措施确保了CPR的标准化教学;通过规范的量化考核,严把学员出口关,达成了同质化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团队协作CPR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基于学员自评的调查结果,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升高效团队协作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腹膜透析(腹透)置管、经皮穿刺置管和常规手术置管3种手术方式在腹透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3日至2020年2月14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终末期肾脏病行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下置管组(23例)、经皮穿刺置管组(29例)和常规手术置管组(35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腹腔出血、腹直肌出血、切口疼痛、渗漏、导管移位、腹膜炎)和远期并发症(导管移位、腹膜炎、疝气、胸腹瘘、腹透管阻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手术置管组比较,腹腔镜下置管组和经皮穿刺置管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min:32.5±12.3、28.9±11.8比61.3±15.4,均P<0.05),术后腹腔镜下置管组和经皮穿刺置管组住院时间均有缩短趋势(d:9.8±3.4、9.2±2.6比10.7±3.2),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置管组和经皮穿刺置管组近期并发症中腹腔出血、腹直肌出血、切口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置管组〔腹腔出血发生率:4.3%(1/23)、3.4%(1/29)比22.9%(8/35),腹直肌出血发生率:4.3%(1/23)、3.4%(1/29)比22.9%(8/35),切口疼痛发生率:8.7%(2/23)、10.3%(3/29)比42.9%(15/35),均P<0.01〕,而腹腔镜下置管组与经皮穿刺置管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置管组导管移位发生率均较经皮穿刺置管组和常规手术置管组明显降低〔4.3%(1/23)比27.6%(8/29)、31.4%(11/35),均P<0.05〕。远期并发症中腹腔镜下置管组导管移位发生率较经皮穿刺置管组和常规手术置管组明显降低〔4.3%(1/23)比24.1%(7/29)、31.4%(11/35),均P<0.05〕,但常规手术置管组与经皮穿刺置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置管组疝气发生率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置管组和常规手术置管组〔21.7%(5/23)比3.4%(1/29)、2.8%(1/35),均P<0.05〕,且均为脐疝;但常规手术置管组与经皮穿刺置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手术置管方法,经皮穿刺置管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但仍无法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腹腔镜下腹透置管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等优势,却增加了脐疝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