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8例,治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18例,治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为11.1%;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5.6%;性生活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为27.8%;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22.2%;性生活满意度为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各指标评分上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在盆底肌肉张力评分上更高,而在尿失禁评分上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发生了并发症,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远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同时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电压,减轻子宫及阴道肌肉的疲劳度,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自行提肛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训练,经3个月康复训练后对比两组患者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训练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总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对产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产妇患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康复训练方式。
简介:摘要:对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后盆底肌功能改善效果分析。将我院妇保科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的 116例产妇作为本次重点分析对象,根据产后时间将 116例产妇分为产妇 E组与产妇 F组各 58例。对两组产妇同时实施产后康复训练,产妇 E组就采用临床常用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产妇 F组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经过 15天的训练后将两组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康复训练措施后盆底肌功能都有所改变,但是产妇 F组在经过盆底康复训练后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与持续收缩压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与康复。由此可知,对产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了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了其它并发症的发病率,盆底康复训练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