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的资本不断变换自己的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造就新的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的新的“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资本化、创利化的结果。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的消极作用。

  • 标签: 资本逻辑 文化逻辑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新全球化时代 历史场景
  • 简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特殊病态,即由资本对人的支配过程的历史积累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才使人和社会陷入失去发展空间的停滞与退化状态。而这种病态是资本逻辑的重要方面——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上的悖论——的历史积累所导致的。所谓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上的悖论,指的是资本扩张一方面必须以人的发展空间为前提,同时也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吞噬人的发展空间,最后使人和社会失去发展空间而处于危机状态。

  • 标签: 资本逻辑 发展悖论 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 资本扩张
  • 简介:【导语】资本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研究主题。《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重要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论》又一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突破把《资本论》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哲学上只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检验的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打破学科界限,展开对《资本论》全方位的深度研究,并立足于此洞察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世界,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最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在扎实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紧密联系现实,将《资本论》宽广的思想视野、深远的历史意识和深邃的哲学蕴涵及其当代意义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涉及《资本论》哲学思想解读模式研究、思想史视域中的《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几个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2013年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新进展。

  • 标签: 《资本论》研究 哲学思想 自我所有权 当代 阐释 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所谓资本逻辑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内在统一,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揭示了资本逻辑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系统阐述了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社会和自然界限。资本逻辑内在地指向了资本的自我扬弃与内在超越,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逻辑是我们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资本逻辑 《资本论》 再生产过程 反思 批判
  • 简介:全球治理是全球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全球化诱发的全球问题的增加和积累,使“全球治理”变得日益必要和迫切。建构什么样的全球治理理念,遵循什么样的治理路径,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国家,以及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治理机制变革的推动者,并正在积极构建中国自身的全球治理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既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前景光明,但必须化解一系列新的挑战。

  • 标签: 全球化 全球治理 中国
  • 简介: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中国在21世纪的道德领导角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开幕式上致辞,美国耶鲁大学博格(ThomasPogge)教授指出,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的中国在经济、军事等影响力之外,需要表现出更强的道德领导力。来自中国两岸三地与其他国家的20余位学者,围绕如何推动全球正义理论的新发展、在变动世界秩序之下中国的位置与作用、儒家在未来中国道德领导能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正义与统治者的良心、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与美国的博弈、政治哲学中人的优先性等政治哲学方面的学术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正义理论 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国际影响力 全球正义
  • 简介:资本论》最为关注的就是“资本”问题。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资本的“形式规定”,就必须对“资本本身”进行最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现象学”分析。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 现象学
  • 简介:心态史的兴起,为我们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路径。心态史研究,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获得更加接近于历史时代和事实的研究结果。在心态史视野下,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与发展繁荣的根本性前提是,在12—18世纪的西欧发生了一场社会心态革命。这场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实际存在构建了一种新的“爱恨秩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活中的价值优先或后置规则(伦理),规定“资本主义人”的世界观和世界认知的结构与内涵,为资本主义提供了道德上的合法性与行动上的可行性。

  • 标签: 心态史 西欧 资本主义兴起 道德合法性 行动可行性
  • 简介:如何界定全球资本主义阶段的特质,存在着“垄断资本分析范式”和“帝国主义批判范式”两条主线。前者强调对垄断资本或垄断组织的分析,后者则以资本的空间扩张逻辑为中心,普遍认为垄断是资本的本质内蕴。承袭“帝国主义批判范式”的新帝国主义论强调的是资本的帝国涵盖空间的总体性,不仅在地理学意义上横跨全球,而且统治着整个“文明的”世界,支配着完完全全的社会生活,不仅规制人类的相互交往,而且试图统治人性。

  • 标签: 新帝国主义论 资本逻辑 空间扩张 批判范式 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
  • 简介:资本论》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正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资本与财富的运动与发展,全方位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

  • 标签: 《资本论》 现代社会 哲学思想 马克思 史观 运动发展
  • 简介:5月25—2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共有海内外儒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30人与会。有学者认为,在目前充满急剧变化的时代,儒学要勇于面对新的问题,诸如民主和科学、儒学的宗教性、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中国哲学表述方式的特殊性等,特别是中国哲学言说的特殊性尤其值得关注。

  • 标签: 儒学研究 中国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全球视野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
  • 简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对当代大学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国际主义意识、生态平衡意识、个人意识增强;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凸显;对社会公平的诉求、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剧.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对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意识出现弱化.在经济多元、政治多级、文化多样的全球化背景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性和民族性.

  • 标签: 全球化 大学生 观念影响 对策
  • 简介: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政法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和“人民网”等媒体记者5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 标签: 当代中国 学术论坛 全球化 文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简介: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世界哲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及英文《中国哲学季刊》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20余位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参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任大会主席。会议重点讨论儒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关系及其在全球化时代展开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相关论题进行诠释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现代伦理学 国际研讨会 全球化语境 儒学 现代化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正>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于如何搞好企业管理,提出了十分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在这里评述的就是现代西方的管理理论之一:以人为中心的Z理论。笔者和李直主编的《企业与人》一书中作过系统介绍。为了节省篇幅,下面以述为主,少作评论。

  • 标签: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理论述评 当今世界 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 日本人
  • 简介:11月16—1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国家创新基地、法国《今日马克思》(ActuelMarx)杂志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主任俞吾金教授和西巴黎大学里纳特(EmmanuelRenault)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资本论》 当代 国外马克思主义 复旦大学
  • 简介:90年代初,自罗伯特·普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出版以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立即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流行话语。正如罗尔斯的《正义论》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和正义概念重回学术主流地位一样,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使得社会资本问题为学界所重,多学科的众多学者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一书编入了。

  • 标签: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 李惠斌 杨雪冬 社会公正
  • 简介:非营利部门研究是“公民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这“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等。在当前林林总总对非营利部门的研究著述中,《全球公民

  • 标签: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 莱斯特·M.萨拉蒙 社会公益事业 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