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TERESA-神经肌体仪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腰腿功能评分调查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愈显率分别为82.22%和51.1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2.89±0.78)分vs对照组(5.74±1.46)分和Oswestry评分治疗组(14.36±3.17)分vs对照组(24.26±4.53)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肯定,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腰腿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死亡皮肤损害及心肌免疫表达特征。方法对电击死亡尸检7例损伤皮肤及周围皮肤组织,5例心肌组织进行常规HE切片观察;皮肤EMA、E-Cadherin、心肌Actin、Myoglobin免疫抗体的标记,检测受电击后二种组织的阳性细胞表达,免疫染色方法为MaxVisiom二步法,阳性标准参照有关文献判定。结果7例电流损伤皮肤EMA表达数量、分布不一,或完全(-),或个别细胞(+),或灶状基底细胞到斑驳状(+),周围皮肤与电流斑表达大致相同;E-Cadherin在电流斑处依次呈(-),逐渐与周围过渡(+),胞浆内弥散,断续或不规则(+),到上皮正常表达。心肌Actin呈浆内斑点状(+)为主,亦见部分肌细胞浆内(+);Myoglobin则较为规则,5例均为胞浆离位呈肌膜簇状颗粒(+)表达。结论人体电击死是局部皮肤直接损伤的全身病变。损伤皮肤及周围皮肤免疫改变是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的时间、途径、人体电阻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强电流冲击可致心肌胞浆的破坏特别是肌红蛋白胞浆离位肌膜颗粒状聚集,阻碍了心肌正常胞膜的生理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其后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41例。将麻醉深度维持在基础值20%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将麻醉深度维持在40~60之间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以及退管时间。同时记录诱导前、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比较后,研究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较比参照组,相对较少,苏醒时间和退管时间较比参照组,相对较短,诱导前、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浓度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实施脑电双频指数,可以使丙泊酚用量得以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无抽搐电休克麻醉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麻醉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结果采用丙泊酚麻醉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12%,依托咪脂麻醉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20%;此外,30岁以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8%,30至50岁患者发生率约为11%,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约为2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麻醉;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应用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方法。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其中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康复护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中、术后并发出血、穿孔的内镜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598例,并发出血11例,其中早发性出血(术中至术后24小时内)4例,迟发性出血7例(术后24小时以上至1周),术中并发穿孔1例,均通过肠镜进行止血、肠修补处理。结果12例均通过肠镜成功进行止血及修补,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并发出血、穿孔,于肠镜下进行止血和肠修补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组45例及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电刺激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别为20、40和80Hz(各15例),30min/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电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中80Hz治疗强度者阳性率高于其他频率治疗者,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80Hz刺激强度的效果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