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激活剂(VDRA)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KO)小鼠体内及心脏循环系统中脂联素表达、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ApoEKO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将7周大的ApoEKO小鼠28只随机分为四组给予如下16周的处理组1ApoE阴性对照组(腹腔内注射100μl丙二醇每周3次);组2ApoE-帕立骨化醇组(200ng腹腔内注射每周3次);组3ApoE-依那普利组(30mg/kg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组4ApoE-帕立骨化醇+依那普利组(帕立骨化醇200ng腹腔内注射每周3次+依那普利30mg/kg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通过动物实验,按分组饲养要求饲养动物并取相关标本,观察各组小鼠脂联素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炎性标志物环氧化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2~组4脂联素水平均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特别是组4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性显著(P<0.01);组2~组4胆固醇(Tch)水平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2~组4炎性标志物(COX-2、TNF-α)水平减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组4炎性标志物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VDRA联合ACEI治疗能够显著增高ApoEKO小鼠体内及心脏循环系统中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Tch和COX2、TNF-α水平,说明VDRA联合ACEI能有效抑制氧化损伤从而改善ApoEKO小鼠的炎性损伤,同时证实脂联素与心脏保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有关,并且疗效强于任何一种药物的单独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6及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中的IL-4、IL-13含量水平较前升高,IL-6含量水平较前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早期干预通过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表达水平,保护脑组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皮酚和芍药苷(丹芍)配伍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miNRA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皮酚100mg/kg+芍药苷25mg/kg配伍组。连续给药5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5天后,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进行miRNA表达谱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共筛选出13个与差异表达的miRNA,8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丹配伍治疗后有3个miRNAs表达上调,4个表达下调。结论丹芍配伍可能是通过影响相关miRNA的表达来调控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OX-2和CD44V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NSCLC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83例NSCLC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率为86.7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D44V6蛋白的阳性率为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OX-2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NSCLC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CD44V6检测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的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CD64及CD3、CD4、CD8的表达,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120例感染和非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D64分子及CD3、CD4、CD8的表达变化,并将败血症组患儿的CD64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及血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CD64为(6.7±2.8),高于局部感染组(4.1±1.4)与非感染组(2.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感染组CD64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CD64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7.9%,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2.0%,均高于CRP,CD64的检测阳性率为87%,高于血培养;败血症组的CD3为(46.3±12.3)%、CD4为(31.0±10.0)%低于局部感染组CD3(62.6±10.3)%、CD4(45.4±10.8)%和非感染组CD3(61.6±11.3)%、CD4(45.4±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的CD3、CD4与非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64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严重细菌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在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以及RT-PCR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5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在手术后对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结果RT-PCR检验显示细胞角蛋白19阳性表达22例,免疫组化检验显示细胞角蛋白19阳性表达21例,两种检验方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好于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结果(P<0.05)。结论细胞角蛋白是乳腺癌疾病中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标志物,而RT-PCR是临床检验的有效方式,临床开展检验能够提高微转移灶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在动物整体水平上初步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postconditioning,IPO)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肺湿/干重之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Bcl-2与Bax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病理学改变减轻、肺湿/干重之比与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Bax表达显著减少、而Bcl-2表达明显增高。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损害肺组织结构,增加细胞凋亡,而IPO可能通过调节Bax与Bcl-2的表达来降低细胞凋亡指数,从而减轻肺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蝮龙抗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15只)、治疗I组(15只)、治疗Ⅱ组(15只)、对照治疗组(15只),予以治疗I组蝮龙抗栓丸0.65mg/g、治疗Ⅱ组蝮龙抗栓丸1.29mg/g、对照治疗组银杏叶软胶囊0.13mg/g,灌胃1次/天,共计7天。末次灌胃后应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TNF-α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蝮龙抗栓丸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脑缺血区域中TNF-α含量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TLR2、TLR4表达与血清TNF-α、IL-6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分为研究组(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和对照组(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对比(1)两组TLR2、TLR4、TNF-α及IL-6水平。(2)TLR2、TLR4与TNF-α、IL-6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TLR2、TLR4、TNF-α及IL-6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2)TLR2与TNF-α、IL-6的相关性分别为0.68、0.74(P<0.05);TLR4与TNF-α、IL-6的相关性分别为0.73、0.66(P<0.05)。结论TLR2、TLR4与血清TNF-α、IL-6可能共同参与COPD的发展,稳定期COPD患者TLR2、TLR4表达明显下降,可以通过调整TLRs水平来控制急性期COPD体内患者的炎症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ABCG2mRNA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3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TE方案化疗(多西他赛+表柔比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定量表达,明确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CR3例,PR18例,总有效率为70%(21/30)。30例乳腺癌患者中化疗前ABCG2mRNA阳性表达率为63.33%;化疗后阳性表达为33.33%;根据化疗结果将3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有效组21例与无效组9例,比较两组ABCG2mRNA阳性表达结果显示,有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11例,阳性表达率为52.38%,无效组ABCG2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88.89%,两组阳性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L1的表达与急性初发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按照PD-L1检测结果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70例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分为PD-L1+组29例和PD-L1-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PD-L1+组与PD-L1-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水平、髓外浸润率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组患者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1)率、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2)率均显著低于PD-L1-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PD-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不同PD-L1表达情况临床特征并无明显差异,但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监测患者PD-L1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L-2及IFN-γ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外周血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发作期24例,缓解期22例),同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2及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的IL-2及IFN-γ的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IL-2及IFN-γ的含量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及IFN-γ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过程相关,其可以作为多发性硬化活动期的辅助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的方法检测胰岛素和高糖对巨噬细胞AC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胰岛素和高糖共同作用于巨噬细胞ACAT-1,但是每次的时间不相同,分别为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然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胰岛素和高糖共同作用于巨噬细胞ACAT-1不同的时间,12小时后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0、6、24及48小时的表达量(P<0.05);而48小时的表达量和0小时的表达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和高糖共同作用于巨噬细胞ACAT-1将在12小时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在48小时下降到0小时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和CK5/6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IDPL)中的表达意义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WHO(2003)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对15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进行分类,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fascin蛋白和CK5/6染色,观察其在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UDH和ADH组中fascin蛋白无阳性表达,在DCIS组阳性表达率为9.37%(3/32)。CK5/6在UDH组阳性细胞弥漫表达,在ADH组腺腔内可见少量散在的阳性细胞,而低级别DCIS腺腔中CK5/6表达阴性。结论fascin蛋白和CK5/6对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IDPL),尤其是对低级别导管内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荧光法测定SIRS组、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血清PCT、IL-6的含量于危重病患者发病后24h内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组中两项指标含量呈先升后下降趋势,高峰值出现在第6天,同时各时间段测值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危重患者SIRS发生后24h内PCT与IL-6等炎性因子参与了SIRS向MODS发生发展过程;SISR患者早期血清PCT、IL-6测定可作为并发MODS的评估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MP-2/4、BMP-7、BMPR-IA在不同时期HS及NS中的表达的差异。方法对增生期和成熟期的HS各20例、NS10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在光镜下观察其阳性表达的分布与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上述因子在不同时期的HS的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毛囊)中均可见阳性表达,但BMP-2/4在增生期HS较成熟期HS中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细胞多;在NS的表皮、真皮(基质、毛囊)可见阳性表达,但在成纤维细胞中无阳性表达。结论BMP-2/4、BMP-7、BMPR-IA在各时期HS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均较NS明显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microRNA-29b(miR-29b)表达变化,为临床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组,7、14、28d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经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qRT-PCR检测纤维化肺组织中miR-29b的表达水平,探索miR-29b相关表达机制。结果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造模过程符合从肺泡炎到肺纤维化的过渡过程。B组肺组织miR-29b表达在14及28d均比C组、N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化大鼠的肺组织miR-29b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降低,提示肺纤维化模型中miR-29b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