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全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提供的评价验证方案,依据CLIA′88中相关标准和仪器厂商的要求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参数的空白计数、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结果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主要参数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符合厂商要求,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小于1/4CLIA′88,正确度符合卫生部规定行业标准要求。结论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优良,适合临床血液标本全血细胞计数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者和200例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患者作为对比对象,将检测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检测法进行输血前筛检,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患者3例,占据1.50%,抗体类型分布分别为抗-e抗体1例、抗-D抗体0例、抗-E抗体1例、抗-c抗体0例、抗-C抗体1例;且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助于抗体检测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输血前检测环节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检测中运用不同培养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55份透析用水样本为研究对象,在胰蛋白胨葡萄糖浸膏琼脂(TGEA)、Reasoner’2A琼脂(R2A)和血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在20℃和35℃中分别进行48~168h的培养,并且结束培养时,计算培养皿的细菌菌落数。结果R2A和TGEA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均高于血培养基组(P<0.05);与血培养35℃培养48h相比,R2A在20℃环境下培养168h的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同时,经Bland-Altman分析,TGEA培养基30℃培养120h和R2A培养基20℃培养168h细菌检出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TGEA或R2A培养基能够使透析用水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作为肺癌组,同时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得其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测得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分别高于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和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患者血清HBV-M与HBV-DNA联合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2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进行HBV-M和HBV-DNA定量测定,以HBV-M血清学模式进行分组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特点。结果HBV血清学常见模式6种和少见模式5种。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55.9%,病毒载量中、高拷贝复制;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9.48%,病毒载量中、低拷贝复制;第8组阳性率为61.0%,病毒载量以中、低拷贝复制。结论HBV-DNA定量检测在各种HBV-M血清学模式具有差异,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7份肺结核患者痰液为研究标本,分别采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对标本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为70.66%,抗酸染色法为29.34%,集菌培养法为42.51%,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P<0.05)。结论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本站献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600例,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检测,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测,并将其报废情况、报废人群、年龄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男性的报废率更高,于30~39岁的占比更多。结论于血液采集前行氨基酸转移酶初筛检验,可降低其报废率,保证血液检测的效率及安全性,同时相关机构还需强化对献血者的健康宣传,以此降低血液报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85例,并按病情予以分组重度组(n=45),轻中度组(n=40),分别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吸入治疗;对本组研究对象进行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检测,并就两组患者及其治疗前后的诱导痰中炎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重度组患者的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2)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准确鉴别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并评估其病情变化,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心电图检测过程中破碎QRS对于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心电图检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确诊为冠心病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阴性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测过程中破碎QRS波的发生率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RS波发生率为65.0%,并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其破碎QRS波均分布与心脏下壁发生率要高于侧壁与前壁,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心电图检测过程中的破裂QRS波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的检出率,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27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体检者进行尿酸,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73例老年体检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占15.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男性高尿酸血症率明显高于女性,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中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与正常尿酸组中的患病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并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并且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清微量元素在多发性抽动症与正常儿童体内含量的区别。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抽动症患者共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血清微量元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钙含量为(2.35±0.16)mmol/L,对照组患者为(2.41±0.12)mmol/L,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铁含量为(8.8±3.8)μmol/L,对照组患者为(14.2±4.9)μmol/L,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锌含量为(11.7±2.6)μmol/L,对照组患者为(14.8±2.3)μmol/L,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抽动症患者检测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发现,铁锌含量有明显的降低现象,与正常儿童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于多发性抽动症机理研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应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5例异位妊娠(观察组)和55例正常宫内妊娠(对照组)妇女血清中孕酮和β-HCG水平,比较两组妊娠4~6周血清孕酮、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第4周β-HC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5、6周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测定β-HCG,可明显缩短确诊时间(P<0.05)。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早期快速诊断异位妊娠,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抗凝血标本离心后存放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门诊患者静脉全血抗凝血标本50例,无脂血、无溶血和无黄疸,立即以3000转/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上机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在室温(20~25℃)和4℃放置2小时、4小时和6小时的血浆样本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室温下还是4℃冰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随血浆样本放置时间延长而延长。结论凝血标本采集后要及时离心并检测,2小时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离心后密闭保存于4℃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