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公共信托之功能,在于保护公众的期望,以防不稳定的变化。公共信托理论原本是美国普通法上的一项制度。美国各州将公共信托理论的宪法化,强化了这样一个理念:公共信托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它可以不断扩大以满足社会的变化,来回应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新问题。在公共信托理论的法律关系中,委托、受托和受益的三重性是理解公共信托目的之关键。在自然资源这类公共信托财产上,政府作为受托人既承担着私信托法所类推之信托责任,也承担着作为普通法上的积极和消极责任;法院既要对侵犯公共信托资源的政府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也要对私主体侵犯公共信托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公共信托理论也要求个体作为公众成员承担保护公共信托资源的社会责任。
简介: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需要和相互制约,由于理论与实践各有其性质、特点和要求且具有异质性,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各有其性质、特点和要求且具有间距性,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各有其性质、特点和要求且具有不同步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为基本原则和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方式必然形成其内在张力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方式的内在张力主要包括异质性张力、间距性张力和不同步性张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方式的内在张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反思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历史性变化的重要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重要动力,是批判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重要方法。
简介:家庭化既是当前人口流动的典型特征,也是未来人口流动的大势所趋。本文将农地流转引入家庭化流动决策的分析框架之中,提出有关家庭化流动的两类概念研究范式,并利用2011—2012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数据,围绕农地流转与流动人口家庭化两大热点问题,从流出地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包括:在不同的概念研究范式和回归模型方法下,家庭化流动受到农地流转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都能得以验证;农地流转在家庭化流动影响因素模型中存在内生性,以村级农地流转度作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农地流转对家庭化流动的促进作用仍然可被证实。本文不仅更加系统地界定了家庭化流动的范畴,而且更为深入地探讨了农地流转对其产生的影响,具有农地流转的超经济意义、城镇落户的流出地驱动、家庭发展的多政策整合、就业促进的新常态模式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第120条的前置化规制是保护重大法益的必要手段,对其正当性的讨论为当前立法和司法突破和扩张的态势提供了法理依据。敌视社会基本规范和恐怖犯罪的预备或预备的预备行为已呈现出侵害重大法益的抽象危险,具备了前置化规制预备行为的前提要素;在识别敌人刑法争议的根源并加以理性辨别的基础上,从立法目的都是社会要保护自身免受该违法者的侵犯之角度,前置化规制的依据与某些敌人刑法的理念存在有限的内在暗合,但不可否认,尚未成熟的敌人刑法亦与前置化规制存在疏离之处;而敌视基本法规范且具有抽象危险的实质预备犯满足了前置化规制现实依据的要求。其处罚边界亦需遵循,应根据行为方式和特征进行司法定量限制及限缩解释。
简介:2015年立案登记制度的确立促使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从而加大了法院送达工作量。面对高人口流动量及案件压力,法院通过采用高效、便利的现代化电子送达方式来缓解送达工作压力。虽然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电子送达的适用赋予了立法依据,但是电子送达立法规定单一,导致电子送达使用率低下、法院确认收悉困难、送达文书的信息安全受威胁的问题阻碍了其顺利推行。在司法改革及司法现代化备受关注之际,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及国内一些法院的实践做法,分析一些学者在推行电子送达上所提出的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立法规定来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高效、便利等优势的建议有其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所呈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激发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兴趣与理论聚焦。国内学界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关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大致廓清了这一论域的基本理论面貌,并就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取得了初步共识。但目前国内研究仍然存在"多于译介而少于分析""论域边界模糊而缺乏精准定位""重要理论问题聚焦不足而有待深入挖掘"等问题。深化国内学界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工作,需要从总体性层面进行理论研究范式的格式塔转换,即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批判地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相关成果。
简介:'十三五'时期,是成都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国际会展名城建设的关键五年。成都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支点城市,多重机遇叠加。未来将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以市场化为导向,走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国际会展名城建设,为成都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作出积极贡献。
简介:农村人口转移问题是我国城镇化涉及的关键问题。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引人关注。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的总和。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方向。长时期农村人口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薄弱的农村教育放慢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推动城镇化进程重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城乡社保统筹、着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分层对农村人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