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是台湾学者胡晓真以明末清初的女性弹词小说为研究对象,追溯中国女性叙事文学史的一部学术著作。通过对弹词小说的文本解读,探析近代江南繁荣的才女文化与女性文学的关系,思考女性在弹词小说创作与流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女性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从父女关系这一视角对这部女性文学著作进行简评,透过女性弹词小说所呈现的复杂的父女关系窥探女性话语之下的晚明时代变局。

  • 标签: 父女关系 女性话语 时代变局 女性叙事文学 弹词小说
  • 简介:本文的讨论对象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文文学创作;讨论标准是以创造精品力作为目标;讨论的态度是尽量遵循规律说真话。对于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文文学创作,笔者的总体认知与估价,如果用一句简约的话来概括,则是"热闹却尴尬着"。所谓"热闹",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与场面上——特别是某些倚重包装的活动上;而所谓"尴尬",则主要是缺乏精品力作,缺乏高品质的文学"场"。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关键是在作家。所以,关于现实问题的调节与有益导引,同样要围绕优秀作家因何而生,因何而有为而进行。在此特别表明,笔者一向认为,用解决政治问题或经济问题的方式对待文学问题,是不会真正奏效的,有的甚至会对创作者造成误导,对文学造成极大的伤害。文学创作是有其自身独特规律的。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八点建议。

  • 标签: 新世纪 内蒙古汉文文学创作 现状分析 总体评价
  • 简介:在石刻之乡大足流传甚广的望娘滩故事是一则典型的传统孝道叙事。作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望娘滩故事的叙事在大足特定文化背景下发生地方化变异,成为传达当地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孝”的文化符号。见诸文献的记载扩大了其传承空间,增加了其可信度与生命力。望娘滩故事与当地风物、生活、信仰紧密交织,形成一个口头、书面、视觉艺术等多样形式共建的叙事空间,成为彰显孝道、传达大足人集体意识的义化事象。本文尝试采用综合研究法,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具体考察民间口头叙事的传承与演绎,并为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地区申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孝道 大足石刻 望娘滩
  • 简介: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贯彻落实电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难点和关键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酒泉分校在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些具体做法上,讨论和总结了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一员抓两头"的做法与实践。

  • 标签: 实践性教学 毕业论文指导 管理模式 创新实践
  • 简介:《简爱》和《嘉莉妹妹》分别是各自作者的代表作,它们都以塑造勇于追求自我、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文学上的生动反映。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上述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与《简爱》相比,《嘉莉妹妹》塑造的女主角在生活追求、爱情观和事业观上都体现了更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这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英美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不断深化。

  • 标签: 《简爱》 《嘉莉妹妹》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简介:读了天津电大学报《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期乌美娜教授的“研究与应用教学设计理论,提高远距离教育质量”一文,对其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及教学设计模式真可谓“心有同感,口未能言”。特别是对乌教授在谈到远距离教育如何应用教学设计理论时,她认为“关键是靠广大的远距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来实现的,它需要具有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的人来承担教学设计、研究、管理、指导的任务”,并特别提出“远距离教育在整个教育格局中要求教师扮演新的角色”。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

  • 标签: 开放教育 古代文学作品 课程教学设计 角色意识 远距离教育 教学设计模式
  • 简介:集体主义精神,是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如果用政治学的术语来加以表述,它的基本要义应是:以无产阶级的群体利益为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以个体对于整体无条件的服从为纪律规范,以公正无私的自我奉献精神为思想信仰,以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人生追求为终极归宿.这是一种从西方引进来的、且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它之所以能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其中似乎并不存在什么深奥高妙的道理;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对于崇尚非理性"群体意识"的中国作家来说,他们对"集体理性精神"并不会感到十分的陌生.因为两者之间形而下的关联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要因素,这大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但是仅仅凭借"形而下"的相似性,恐怕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问题的本质;笔者所感兴趣的是信奉儒家实用主义伦理哲学的中国作家,究竟是如何一下子便从传统文化的非理性"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顺利地切换为无产阶级"集体理性精神"的思想信仰,并进而营造出了一个跨越百年历史的中国现代文学神话?

  • 标签: 非理性群体意识 集体主义精神理念 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 历史 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