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分析滹沱河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将流域划分为3个水资源区:小觉以上区域(I区-成水和用水环境)、小觉至黄壁庄之间区域(II区-成水环境)、黄壁庄以下区域(III区-用水环境)。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文、气象数据,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探讨了半世纪以来滹沱河流域分区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并剖析了流域水资源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减少幅度各不相同;I区和II区的水资源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但影响机理和程度有所差异;而III区的水资源变化则完全由人类活动控制,自然因素几乎可以忽略。
简介: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特点,将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网络结构模型,确定所有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不能反映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弊端;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FCE)的思想和方法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ANP-FCE模型。对我国北方某水电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的结果显示,该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简介:为保证漯河市西城区防洪安全,减小澧河城区段防洪压力,规划在沙河和澧河弯道相距最近的大楼魏村附近新开挖一条导洪河道,将澧河洪水提前分流入沙河。选取9种洪水流量组合,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改道前后的沙河、澧河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工程对两河河势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各组合流量情况下,研究范围内沙河水位、流速等均无明显变化;澧河改道段上游河道流速略有增大、水位因流量组合工况不同而产生壅高和降低。可见,改道工程的实施主要对改道段出口沙河弯道段有一定影响,该段河道需承受上游沙、澧河双向水流,流态紊乱,两侧岸坡均迎流顶冲,应做好岸坡防护工程。
简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是新型无砟轨道施工的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实体质量直接影响到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然而需要达到良好的实体质量,其施工工作性能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前提之一。本文通过实际应用总结,从配合比设计、性能指标和原材料等多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为后续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简介:目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性问题。作为区域环境管理的新方法,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已被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所重视。当前,村镇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被人们忽视,其结构和功能日益退化,严重制约了村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经过对比分析农村、城镇、城市生态系统,结合村镇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给出了村镇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初步构建了村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并以重庆市开县岳溪镇为例,构建了岳溪镇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进行总体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简介:对掺有石屑砂与石粉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石粉含量每增加4%,需减少0.5%~1%的砂率,混凝土用水量基本不变。石屑砂掺量每增加20%,需增加1%~2%的砂率,同时用水量也相应增加1~2kg/m3。随着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后降,与抗压强度相比,掺石粉后,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长更为明显,石粉的适宜掺量在8%~16%之间。随着石屑砂替代天然砂比例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在相同的石粉掺量下,石屑砂替代比例20%左右对碾压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小,石屑砂全部替代天然砂时,碾压混凝土强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