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该法因消费者问题的出现而出台,确立了倾斜保护的理念,创设了一系列崭新的制度与新型的权利,推动了我国法治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当然,由于经济、技术、社会的变迁,该法也呈现出一些缺陷,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完善,如明确适用范围、创新诉讼制度等。

  • 标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倾斜保护 创新
  • 简介:<正>GATT以条款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并重,使参加GATT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都从其成员国地位得到了一定利益。因此,尽管GATT内部矛盾重重,争吵不休,但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大国,还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看到这个组织的解体。乌拉圭回合谈判步履维艰便是个极好的例证。

  • 标签: 纠纷解决机制 争端解决机制 贸易战 总协定 专家组 解决纠纷
  • 简介:中国法理学在三十年的发展中逐步从萧条走向繁荣,从理论的单一化走向理论的多元化,并且在理论前提的变迁中日益呈现出自主性的品格,这表现为法理学的知识面貌、思维方式、论证风格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法理学在培育人们的理论思维、指导部门法学、构造法律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衡量法理学是否有用的重要标尺。中国法理学应当发展出自主性的法律理论,这就需要法理学融合多元理论、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理念并调整自己的话语方式,创造真正具有独立性思想品格的法理学。

  • 标签: 中国法理学 理论诠释 自主性理论
  • 简介:本文阐明了中国环境法60年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後的发展方向。主张在环境立法内容方面,加强有关环境治理、环境善治、公民环境权、环境民主、公秉参与、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政府环境责任及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方面的立法:在环境法学研究方面提出:促进研究范式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转变;促进环境法上的人的模式从经济人模式、主体人模式向生态人模式转变。认为环境法治理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环境法治为灵魂,以维护环境正义公平为宗旨,以环境安全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环境民主为手段,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率为激励机制,以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环境“善治”机制为导向,充分发挥环境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使其成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法律保障。环境法学应该研究生态化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转变,促进环境法律制度的生态化.

  • 标签: 环境法 环境法治 环境治理 “主 客一体” 生态人
  • 简介:一、概述2000年我国环境资源法学与往年相比有更快的发展,其中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新旧世纪之交学者们对于与人类生存悠关的环境问题的深刻历史性思考;二是国家对于西部大开发提出的环保先行方针引发的环境保护制度与思维的创新;……

  • 标签: 2000年 环境资源法学 学术研究 环境权 环境法律责任 国家主权
  • 简介:无论何时,离婚条件、离婚程序、离婚效力、离婚救济等问题,都事关人们对自由、公平、正义的追求。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十年间,中国内地年获准离婚人数,从1978年28.5万对、1988年65.5万对上升到1998年119.1万对,2007年达209.8万对,①离婚人口持续增多;有离婚经历人口合计约5000万人之多,直接受到利益牵涉的人估计超过3亿。

  • 标签: 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内地 离婚法 展望 离婚条件 离婚程序
  • 简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兼职制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组成人员兼职的历史条件,即在战争时期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革命过程.奠定了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兼职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革命政权实行军事管制的政治权力结构为兼职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制度提供了的社会基础;1954年宪法制定参考革命时期的实践基础、历史经验与国际经验成为宪法确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兼职的制度基础。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组成人员兼职制度以后.逐步在专职化方面努力。1982年宪法在此基础上继承了这个制度。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专职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且主要体现在发展逐步提高专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比例,增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增加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职数提高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参加专门委员会的比例,改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回顾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与专职化改革有着积极的历史借鉴基础。

  • 标签: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组成人员 专职制度 历史经验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不仅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的催化剂。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十年来,影响深远,成效显著,除实现防止错杀、冤杀,贯彻少杀、慎杀,以及统一死刑案件法律适用标准等直接效用外,还推动了证据规则的完善、程序正义的彰显,并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对于未来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需要在反思死刑复核程序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革,明确死刑案件的强制辩护与法律援助,并探索建构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

  • 标签: 死刑复核 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核准权 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 简介:法治是我国既定的治国方略,也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和路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德治传统的社会中.法治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对德治资源的整理与统合。杭州市“法德并进”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法治”与“德治”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有机整合.在理念、组织和制度等多层面统摄了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对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回应.是落实和实践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表现。“法德并进”社会治理模式的目的是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法治 德治 “德法并进” 杭州
  • 简介:为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的成功经验与丰硕成果,展望21世纪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发展的方向与面临的挑战,北京大学法学院于2008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职教师、部分离退休教师以及访问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守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 标签: 北京大学法学院 改革开放 法学研究 法治建设 学术研讨会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