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产权理论出发,构建了在大股东可转让权较难实现、产权法律保护薄弱等为特征的新兴市场环境中,大股东追逐控制权收益而内生形成的其控制董事会结构的理论框架。利用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中强制引入独立董事的事件,我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对董事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的影响。具体而言,证监会要求独立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大股东为了削弱独立董事对自己可能的监督,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1)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越高的公司,选择减少非独立董事规模的调整方式(来相应减少引入独立董事人数)的可能性更大;(2)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越高的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达标的时间更可能被推迟;(3)描述性统计发现,来自于第一大股东的董事在董事会调整完成后,占全部非独立董事的比例显著提高,从而更利于大股东控制董事会。本文的理论和政策含义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相当程度上内生于大股东产权收益的实现方式,对治理结构进行一刀切式的外生管制可能难以取得预定的效果。
简介:上市公司IPO时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与先前文献只从业绩考察股权结构内生性不同的是,本文从基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出发,认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IP0前的业务关联性、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等特征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IPO股权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1999-2004年IPO公司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假设。并且,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前(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相对于改革后(非国有企业、中央政府控制),其股权结构的形成更容易受政府干预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很少受IPO前公司业绩的影响。这说明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确实有助于减少政府不合理干预,真正实现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股权结构。
简介:资金密集型企业具有资本有机构成高,单位劳动力占用资金多,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消耗所占比例大等特征。通过对30家电力上市公司2010到2012年的资本结构与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资金密集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一定限度内,与其财务绩效正相关,超过这一限度,则与其财务绩效负相关,流动负债比率与其财务绩效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其财务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其财务绩效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经营规模与其财务绩效正相关。为此,资金密集型企业必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持适度的债务融资比例,适当提高流动负债比例,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简介:运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采用验证性分析与探索性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根据106家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调查问卷和2008年年报数据,对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构念进行了检证,并根据2011—2013年中小板公司年报数据,选择了686家样本公司进行大样本稳健性检验。首先,根据文献进行规范研究,构建具有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两个横截面的资本结构构念理论模型。其次,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实证方法,构建11个SEM模型,分别从股权结构、债务结构、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的关系、经营绩效、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资本结构理论模型进行模型拟合、模型评价和模型修正。最后,结合资本结构构念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提出,以中小板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能简单模仿国外惯例,即只用资产负债率作为唯一的代理变量,而中国实情决定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资本结构不可或缺的代理变量。由资产负债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共同构成的资本结构构念才能对企业经营绩效提供较强的解释力。
简介:本文检验了2001至2008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以推断中国企业在债务期限决策中是否以及如何考虑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经营风险越高,其长期债务比例越大;与国有公司相比,经营风险对非国有公司债务期限的正向影响更大;当公司处于银行竞争较强的环境中时,经营风险对债务期限的正向影响更大。本文结果表明,以银行借款作为主要债务融资方式的中国企业在选择债务期限时会考虑流动性风险,但这种考量因企业产权性质及所处地区的银行竞争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结果还表明,银行处于垄断地位时有更强的动机搜集企业信息,有助于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和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这与PetersenandRajan(1995)一致,支持关于银行市场结构的信息基础假说。此外,我们在进一步的测试中没有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债务期限之间存在倒u型非单调关系。
简介:家族控制权体现为"监督效应"还是"侵占效应",一直以来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机理如何?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权越强,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越严重,且主要是家族控制权存在的较高利益侵占动机所致。深入研究发现,对于融资约束企业,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更强,而且家族控制权会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缩短,表明银行等债权人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加强治理效应,进一步支持了家族控制权的"侵占效应"。此外,家族控制权越强,资金期限结构错配造成的企业风险越大。研究表明,家族控制权存在的侵占动机很可能通过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途径加剧企业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加强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维护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简介:<正>当前,我区国有外贸企业正在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体改方针进行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把外贸体制改革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在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如何发挥监督职能呢?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一、外经贸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国家外经贸部已明确,今后三年外经贸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上市、拓展持股、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按照外经贸体改的总体目标运作,目前外经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有:
简介:基于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助于促进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但对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仅对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未产生积极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金融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抑制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
简介:本文基于资本结构静态调整与动态调整双重视角,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资金配置效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信贷供给,导致企业杠杆水平下降,而且加剧了市场摩擦,降低了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结合信贷期限结构的分析,表明上述结果主要是长期信贷供给减少所致。此外,结合融资约束与投资机会的探讨,深入说明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由供给主导。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摩擦,是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强调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促进货币政策平稳调整,对于提升资金配置效率、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简介: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简介:论文以2004200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前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行为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动机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净计提比例表现平稳,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净计提比例却出现了大幅波动;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行为中都存在多种盈余管理目的。因此,论文认为上市公司在规避和迎合新会计准则体系规定的动机下具有对资产减值准备结构进行“合规”调整以实现盈余管理目的的明显偏好。(2)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行为中都存在扭亏为盈、平滑利润、避免亏损、“大清洗”等盈余管理动机,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约了个别盈余管理行为(如“大清洗”)。(3)我们并没有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各种盈余管理动机具有稳定一致的调节制约作用.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