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的重度冠心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气囊漂浮导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功能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脑血管意外0例,二次开胸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者肾功能衰竭2例,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外3例,二次开胸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飘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从临床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角度对冠脉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以随机和均等的方式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每组各43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各自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胸闷占比为9.30%、胸痛13.95%、呕吐9.30%、恶心11.63%、皮疹6.98%,观察组胸痛占比为4.65%、呕吐2.33%;两组对比,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从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的角度而言,冠脉介入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 (CHD) 患者的血尿酸 (SUA) 水平特点,探讨 SUA 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 -12 月疑诊 CHD 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504 例 ( 男 :271 例,女 :233 例 ) ,年龄 40-90 岁,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 CHD 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 SUA 水平、 CHD 危险因素;根据 SUA 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 (HUA) 组 (153 例 ) 和正常组 (351 例 ) ,比较两组 CHD 患病率;根据冠脉病变累及狭窄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及多支组,比较各组间 SUA 水平及 HUA 患病率。结果: 1)CHD 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年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 HUA 患病率、 FBG 、 TC 、 LDL-C 、 HDL-C 、尿酸 (U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2 ) HUA 组与正常组相比:两组 CHD 及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3 ) SUA 水平及 HUA 患病率在多支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双支组的 HUA 患病率也较单支组 HUA 患病率升高, P<0.05 。结论: SUA 水平对 CHD 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包括不稳热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一组病症.为了便于快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建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将ACS病人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者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和病情发展的危险阶段,未经有效治疗,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抗凝治疗是药物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更为安全有效.笔者对中原油田总医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344例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和胸壁血肿的护理经验与方法。方法介入术后常规护理,血肿部位特殊护理与观察,病情观察与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护理,医护配合与沟通。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术肢及胸壁血肿完全消退,恢复良好,与对侧肢体未见明显差异,生活质量未下降。结论对冠脉介入术后术肢严重肿胀和胸壁血肿的患者采取有计划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其恢复良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佳而被临床普遍采用。如今,桡动脉作为介入治疗首选穿刺路径,具有对患者活动影响较小,不用绝对卧床,减轻痛苦等优点,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穿刺相关并发症,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并发症将会为患者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现将一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并发前臂及胸壁血肿的护理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术(PCI)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3.22±0.6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4±1.32(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13.7)、EMbase(1980—2013.5)、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7期)、CBM(1990~2013.7)、CNKI(1994~2013.7)、VIP(1989~2013.7)和WanFangData(1980~2013.7),收集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芷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5个RCT,共43452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标准氯吡格雷治疗相比,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OR=0.83,95%CI(0.77,0.89),P〈0.00001]、心血管源性死亡[OR=0.86,95%CI(0.78,0.94),P=0.002]和支架内血栓形成[OR=0.61,95%CI(0.38,0.97),P=0.04]的发生率,但不降低卒中[OR=I.06,95%CI(O.88,1.26),P=0.543、颅内出血[OR=I.18,95%CI(0.81,1.71),P=0.39]和心肌梗死溶栓后大出血[OR=I.17,95%CI(0.94,1.47),P=0.16]的发生率。结论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ACS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心血管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率,但与氯吡格雷相比,P2Y12受体抑制剂并不能改善患者卒中和颅内出血的临床结局。此外,新型血小板P2Y。:受体抑制剂显著增加了非CABG相关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危人群的用药仍需慎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院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结合冠脉造影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80例(A组),单纯糖尿病40例(B组),所有患者预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统计不同组别患者斑块检出情况与颈动脉内中膜横切面积(IMCSA)及颈总动脉测定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IMT小于Ab与Ac组患者,MCSA小于Aa组,无斑块率大于Ab与Ac组,双侧颈动脉斑块率小于Ac组(P<0.05);不同组别在单侧颈动脉斑块率之间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TC与TG检测结果无差异性,Ad组患者UA与Fg及Hs-CRP监测结果均小于Ae组患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监测冠脉粥样硬化发展情况,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也可为治疗提供指导。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有针对性控制,也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上述护理过程,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况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对比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