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整合马克思和明斯基两种不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仅从金融根源解释大衰退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日益金融化和生产的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国内与国际根源、金融与实体根源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马克思对危机作出的解释至少在两方面超越了明斯基。第一,大衰退的结构性根源并不在美国金融部门而在全球化的生产系统之中并通过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资本积累的不平衡表现出来;第二,经济社会问题有其货币或金融根源并能够通过对货币金融体系的调控加以解决,这种传统观念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因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已经证明了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难以确保资本积累的平衡性。
简介:第二部分: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与大多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反,海曼·明斯基认为金融危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来说是内生的(即本质固有的),而并非是由于“外部”对其体系的冲击而产生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经过一个长周期,金融压力往往就会出现。这些压力也许会通过中央银行的成功干预被暂时“缓解”,通过成功实施货币政策也会防止流动性危机的蔓延。然而,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1929--1933年,传统的货币政策也可能无效。在不断出现的危机以及应对危机的措施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压力,从长期来看在某一点上也许就不容易得到遏制。结果就会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那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