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65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或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去甲长春花碱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5.45%,与对照组的46.87%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增高率为7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6%,P〈0.05;观察组患者Ⅱ度及Ⅲ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3%,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0.63%和5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非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简介: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3例65岁以上老年晚期NSCLC患者,单用吉非替尼30例(试验组),250mg.d^-1;对照组33例,行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多西他赛75mg.(m2)^-1,第1天,顺铂75mg.(m2)^-1,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两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试验组33.3%,对照组21.2%,P>0.05;试验组疾病控制率试验组73.3%,对照组51.5%,P<0.01。试验组的毒性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对照组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药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均可用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但吉非替尼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简介: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现将我科2001年—2003年收住的30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简介:目的:提高对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对我科2007年2月~2009年12月年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1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中选用普通青霉素的2例,苯唑青霉素的9例,针对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7例。均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应用。一周后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全部正常,全部病人痊愈出院。病程8—13天。结论:对以皮肤红斑为首发症状,不伴搔痒,伴有皮肤触痛,伴或不伴有发热的患儿要及时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及早给予正确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22-24周)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22-24周)超声筛查65590例,诊断肺囊腺瘤样畸形22例,均随访至出生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果中孕期(22-24周)筛查,超声诊断22例肺囊腺瘤样畸形,10例晚孕或生后消失;2例生后CT观察随访;2例手术,术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4例合并胎儿水肿及心脏、纵隔移位,孕妇选择性终止妊娠;2例合并心脏畸形,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例晚孕复查为隔离肺;1例3周后复查诊断为膈疝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18-三体,终止妊娠。结论中孕期筛查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90.9%(20/22),63.6%(14/22)无合并症的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预后良好。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简介:Toll样受体家族的TLR9(Toll—LikeReceptor9)是巨噬细胞识别CpGDNA的模式识别受体,它可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信号转导,活化NF—κB、AP-1,从而大量释放TNF-α、IL-1、IL-6和IL.12等多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脓毒症甚至休克、死亡。TLR9是Ⅰ型跨膜蛋白质,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TLR9胞外区由25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repeats,Lmrs)组成,与识别CpGDNA有关。其中的LRR2、5、8、ll序列后跟随有插入氨基酸序列,可能是与CpGDNA的结合位点或参与结合CpGDNA。但是,迄今为止,TLR9是如何识别CpGDNA、其识别位点在何处还不清楚,更不清楚TLR9识别CpGDNA的分子机制。因此,明确TLR9与CpGDNA的结合位点对阐明CpGDNA介导炎症的发生机制,并将其作为可能的新的药物靶点进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前期偶然发现转染TLR9胞外段LRRs能够抑制宿主菌生长现象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实验,通过细菌生长抑制实验、细胞因子释放抑制实验和亲和力的测定,基本确定能够与CpGDNA高亲和力结合的TLR9胞外段LRR,在TLR9胞外段各个LRR中,LRRll是最有可能与cpGDNA结合的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