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12月,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大黄冶村新兴家园发掘两座唐,其中M599出土有较多的唐三彩。由于此的年代已接近三彩俑消失的年代,故对研究巩义唐三彩的兴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巩义市 唐墓 发掘 唐三彩
  • 简介:<正>陕家湾位于纪南城西北部的徐岗村,墓地在陕家湾的东南侧。墓地为一片高坡地带。南侧和东侧为一片低凹地。向东约300米为朱河,北距纪南城北墙约180米(图一)。

  • 标签: 纪南城 楚墓 江陵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西北部
  • 简介:2004年8月6日.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第一粮库施工现场发现一座砖室.我所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现将此发掘成果简报如下。一、位置及形制墓葬位于武威市城区民族街粮食巷.为砖室结构,由墓室和墓门组成。墓门东向,用青灰条砖起两层券,门高1.28米,宽0.97米,进深0.96米。墓室距地表层深约4米,东西长3.78米,南北宽3.20米,高3.30米。

  • 标签: 发掘简报 武威市 粮库 晋墓 砖室墓 专业人员
  • 简介:2006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永安遗址发掘两座彩绘圆形砖雕墓葬。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其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砖雕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永安遗址 砖雕墓 陶器 晚唐五代时期
  • 简介:东门头墓地地处湖北秭归郭家坝镇,199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墓3座、宋1座.这4座均位于东门头古城城垣外,对研究东门头古城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湖北 秭归 东门头墓地 汉代 宋代
  • 简介:陶靖节先生字元亮,或名潜字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终年六十有三,私谥“靖节征士”。先生的思想及其诗文,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他被崇为东晋杰出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颇高的声誉。关于先生的生平事迹,《晋书》、《宋书》、《南史》都有记载;涉及他的出仕、退隐和作品,古今多有评价,这里毋须

  • 标签: 渊明 生平事迹 征士 柴桑 靖节祠 《晋书》
  • 简介:魏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妇女服饰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从妇女服装、发饰、佩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嘉峪关地区妇女服饰的独特风格以及异彩纷呈的时代风貌。

  • 标签: 嘉峪关 魏晋时期 女性服饰
  • 简介:离石马茂庄发现一座金商彤流,王金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离石县文管所)1993年3月10日,在离石县城关镇马茂在村西的山梁上,发现被推土机刚刚推毁的一座洞室,遂予以制止并追缴回数件出土器物。墓室已被扰乱,未见骨骸,葬式不详。收缴的随葬物已移...

  • 标签: 离石县 石马 文管所 出土器物 葬式 土洞墓
  • 简介:新中国考古工作证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200多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从那时起,各个史前人类文化遗址,犹如满天繁星,遍布祖国各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古文明的辉煌和绚烂。形成灿烂的华夏古文明序列。而在这个序列中.也包含着凉州先民对华夏文明演进的伟大贡献。

  • 标签: 合葬 武威 四大文明古国 人类活动 文化遗址 史前人类
  • 简介:<正>安阳市梯家口村位于殷墟小屯村东南约3.5公里,京广铁路西侧(图一)。1985—1987年间,为配合安阳玻壳厂的基建工程,我们先后四次在梯家口村西进行了文物钻探,钻探面积共计30000余平方米。梯家口村西地势平坦,经钻探得知,文化层一般厚在2.5—3.5米间,个别地方文化层较薄,仅2米厚。另外还发现有零星的殷代灰坑,最深者达9米。

  • 标签: 标本 口径 安阳市 随葬品 发掘 墓葬
  • 简介:郭家山11号出土了青瓷器、铜器、铜钱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该应为西晋。这一墓葬的发掘为南京地区六朝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 标签: 南京 郭家山11号墓
  • 简介:2012年4月16日。和政县在修建县城南侧的康庄路排水管道时发现一座砖雕。接到报告后,临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后在县文化馆的配合下对砖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历史沿革及位置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

  • 标签: 清理简报 砖雕 临夏回族自治州 金代 排水管道 工作人员
  • 简介:2002年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秭归泄滩小么姑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一座六朝时期大型石室券顶(M1).该位于长江北岸山坡上,海拨高90米,开口于T1表土层下,打破第2、3层(分别为六朝和商代文化层)和基岩,开口距地表深35~650厘米.平面呈"凸"字形,整体宽12.8、进深12米以上,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墓道组成,墓道前有牌墙、台阶等,均用加工规整的大型条石(一般宽25、厚20~25厘米,长度不一)砌成,牌墙上盖有大型瓦和瓦当,墓道前面两侧各有一尊石人和石羊,雕工栩栩如生,石人头部残,高73厘米(图一),石羊高63、长72厘米(图二).

  • 标签: 文物考古 发掘 遗址 六朝时期 发现 研究所
  • 简介:汉代史料有"真二千"之名目,注释家如淳、颜师古、司马贞等及若干当代学者皆以为汉官秩有"真二千"之秩级.杜佑则谓二千"亦曰真二千".今考辨汉代并无官员之秩级为真二千,真二千为二千之别名.

  • 标签: 真二千石 二千石 汉代 秩级
  • 简介:本文以蒙元时期墓葬材料中经过族别确认的蒙古人壁画为研究对象,尝试以文献为依据,分析蒙古人壁画主位次的变化,再结合壁画题材,将蒙古人壁画分为蒙古时期、元代早期和元代晚期三个时期,并简单探讨其特点和演变。

  • 标签: 蒙元时期 蒙古人墓葬 壁画墓 分期
  • 简介: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是近年来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中出土各类随葬品千余件,本文拟就其中的一件玉雕神像和一件青铜神像的有关问题作些讨论。玉神像(标本633),发掘者称为“神人兽面形玉饰”,出土在棺内西端北侧,牙白色,正面雕面目奇异的神人形象,著高羽冠,梭状目,蒜头鼻,方口,内露方齿九颗、獠牙四枚,头侧有翼状饰,耳下坠圆环,长颈,饰一道弦纹。背面上下两端有带状菱形纹、平行线纹,余处光素。通高6.5,宽5.8厘米(图一,1)。据现有材料可知,新干商玉神像并非孤立的标本。在考古发掘中,长安沣西西周早期M17出土的玉神像(图二,3)与新干玉神像有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前

  • 标签: 新干商墓 西周早期 平行线纹 重大考古发现 弦纹 考古发掘
  • 简介:<正>1986年10月初,禹州市文殊乡坡街村村民冯常有在责任田耕地时,发现一座砖室壁画。经报告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禹州市文管会对该进行了清理。清理工作自10月26日开始,于11月2日结束,期间得到了文殊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和结构该位于禹州城西部二十公里的文殊乡坡街村西,北距自沙宋约十二公里(图一)。

  • 标签: 壁画墓 禹州市 清理简报 墓葬形制 河南省 文物
  • 简介:“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日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441组件从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中发掘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展览分“惊现侯国”、“王侯威仪”、“主身份”、“保护共享”四个部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考古发掘成果。

  • 标签: 珍贵文物 博物馆 汉代 首都 江西南昌 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