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已明确[1]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女性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HPV E6/E7蛋白的持续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 HPV E6/E7mRNA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来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研究中的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病变 综述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 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为 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主要表现是患者眼部遭到多种病毒感染导致患者眼部溃疡、水肿或者充血等【 1-2】。病毒性角膜炎常见疾病类型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因为此病有较高致盲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学习,所以在确诊后患者应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3-4】。为研究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随机选取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来治疗的 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 34例,女性 26例,年龄在 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 52.35+10.02)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 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 16例,女性 14例,年龄在 20~ 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4.62+12.35)岁。观察组男性 18例,女性 12例,年龄在 19~ 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0.66+12.27)岁。 60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均为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时间在 3d~ 2个月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 10.32+1.3) d。 60例患者中患有树枝状角膜炎患者 28例,观察组 15例、对照组 13例;地图状角膜炎患者 17例,观察组 12例,对照组 5例;圆盘状角膜炎患者 15例,观察组 3例、对照组 12例。 60例患者中初发角膜炎 43例,复发 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国药准字 H20050406)进行治疗, 3滴 /次, 3~ 4次 /d。连续治疗 14d。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 1000000U干扰素、 2%的多卡因 1mL稀释或者溶解后,注入到患者球结膜下,注射之后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1次 /2d,连治治疗 14d。     1.3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优于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2.2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是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眼病,主要发病时期为青壮年时期,其发病率以及致盲率是所有眼科疾病中的首位【 5】。治愈后当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比如在经期、感冒或者发热、局部或者全身使用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就会引发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有关研究证明,病毒性结膜炎发病原因和患者身体免疫情况相关,在免疫力低下时期引发患者调节系统紊乱,从而导致病毒性角膜炎发生。    目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方式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等,由于此病有难根治特征,因此在日常中只能及时预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是一种抗病毒抗苷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更昔洛韦进入到遭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已经被病毒释放的特异性胸苷激素在更昔洛韦的作用下转变为单磷酸更昔洛韦,然后通过人体细胞激素酶逐渐转换为三磷酸更昔洛韦,而三磷酸更昔洛韦的主要作用是将病毒抑制【 6】。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对患者治疗。    干扰素在是广谱抗病毒的有效药物,可以保护任意靶细胞,可预防人体内的病毒扩散。相关报道指出干扰素已经广泛应用在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感染中,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注射治疗病毒感染患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仅使用干扰素治疗患者患者病情改善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为( 3.12+0.4) d,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为( 5.2±0.4) d。观察组视力改善 <0.1的为 0例,改善 0.1~ 0.5有 3例,改善 >0.5的有 27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100%。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关研究证明,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咽部疼痛好转时间在 3~ 5d之间。该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该研究证明,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良好效果,既避免了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的局限性,有减少了干扰素治疗的范围限制。因此,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选择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05月~ 2018年 07月收治的 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 44例):选择拉米夫定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 44例):选择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展开治疗;对比治疗治疗。结果: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 P<0.05);治疗前,在 HBV-DNA血清载量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治疗后 24w、治疗后 48w,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HBV-DNA血清载量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 P<0.05)。结论: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 ALT复常率的提升以及 HBV-DNA血清载量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对于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转,奠定基础。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效果    艾滋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出现,均会对患病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如果两种疾病合并出现,则威胁性呈现出更为明显增加,对此需要及时展开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1]。本次研究将针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明确最佳治疗方法,以此说明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6年 05月~ 2018年 07月收治的 88例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 44例):男 30例,女 1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 35岁~ 49岁,平均年龄为( 41.52±2.5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4个月~ 10个月,平均病程为( 6.25±1.03)个月;观察组( 44例):男 32例,女 1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 37岁~ 51岁,平均年龄为( 41.53±2.63)岁;病程分布范围为 5个月~ 12个月,平均病程为( 6.29±1.0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对照组具体为:选择拉米夫定药物展开治疗,用药方式为空腹口服,用药频率为 1次 /d,剂量为 100mg/d,为期 8w周治疗。观察组具体为:拉米苏定药物应用方法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选择替诺福韦酯药物展开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频率为 1次 /d,用药剂量为 300mg/d,为期 8w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以及 HBV-DNA(乙肝病毒基因)血清载量。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用药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 ALT复常率)、计量资料( HBV-DNA血清载量)各以 n( %)、 表示,各行 X2检验、 t检验,结果 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T复常率对比 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 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日渐增多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我国是成人乙肝病毒( HBV)感染的高发地区 [1]。 HIV和 HBV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二者易发生混合感染,且相互之间影响艾滋病( AIDS)合并 HBV感染者的病情进展。我国 HIV和 HBV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 4%~ 11%,平均低于一般人群乙肝 HBsAg携带率( 9.09%),国内调查显示, HIV感染者中 HBsAg阳性率为 11.2%。 AIDS合并 HBV感染时,会对其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HBV是人类病毒性肝炎中最主要的病原体,全世界约有 20亿人感染 HBV,其中有 2.4亿人为慢性 HBV携带者。我国乙肝患者及携带者人数众多,每年有大量患者死于 H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控制 HBV复制,减少病毒引起的慢性细胞损伤,阻止疾病向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发展是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所在。 HIV合并 HBV感染,二者对感染者的机体组织会产生叠加伤害,治疗时需同时控制,现阶段国家免费抗 HIV病毒治疗的药物中 3TC和 TDF对 HIV和 HBV两种病毒同时具有抑制作用。拉米夫定作为核苷类似物之一,其表现出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其对于 DNA链合成以及延长可以显著抑制,但是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2-3]。    替诺福韦酯作为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性药物之一,其在抑制新型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在抗病毒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联合上述药物对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对于患者血清病毒载量的降低、体内 HBV复制的抑制以及血清 HBeAg转换的促进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4-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后 24w( 56.82%)、治疗后 48w( 68.18%) 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 84.09%)、( 97.73%)均获明显提升;治疗前,在 HBV-DNA血清载量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后 24w、治疗后 48w,同对照组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 HBV-DNA血清载量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充分证明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药物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 ALT复常率的提升以及 HBV-DNA血清载量的降低,效果显著,最终显著促进艾滋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刘胜昔 .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72周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 09): 992-994.     [2]马玉梅 .三联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1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5( 11): 1043-1045.     [3]罗敬福,陈冰,杨夙昕,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J].当代医学, 2016, 22( 13): 146-147.     [4]刘玉玲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療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21): 195-196.     [5]张毅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应用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5): 194-19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患者服用依从性存在的影响,明确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应用价值。 方法:将 400 例艾滋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心理护理)与研究组(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未按时按量服药次数、感染发生率、病毒载量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强于对照组( P 均< 0.05 )。 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是积极且显著的。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的同时,能够促进药物治疗作用充分发挥,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感染发生机率,提高患者服药规律性,强化抗病毒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同伴教育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流行特征,监测黏附糖蛋白(G)基因序列变异及感染患儿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对经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确定为RSV阳性的样本,进一步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RSV G蛋白基因全长,测序后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RSV分型及G蛋白序列变异,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得临床资料,分析北京地区RSV感染患儿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5 489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其中男3 046例,女2 443例,平均年龄4.36岁。核酸检测确定为RSV阳性的589例(10.7%,589/5 489),其中男349例,女240例,平均年龄(2.51±2.78)岁,中位年龄0.48岁。2023年3月开始RSV呈现持续流行趋势,存在两个流行高峰,分别为5月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新突变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试验探讨云实感冒合剂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预测:运用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云实感冒合剂干预RSV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借助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云实感冒合剂干预RSV感染验证试验:滴鼻法建立RSV小鼠模型,灌胃合剂后检测血常规、肺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和RSV-N基因mRNA相对水平。结果:分析获得云实感冒合剂有效活性成分41个,抗RSV靶点111个,富集得到167条信号通

  • 标签: 云实感冒合剂网络药理学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内试验分子对接
  • 简介:目的:建立降低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效应的抗体表达系统,以期降低目标抗体的ADE效应。方法:对哺乳细胞抗体表达载体Fc区进行L234A和L235A点突变,建立抗体表达载体pFRT-IgG1κ-FcM。选取前期工作中获得的1株具有显著ADE效应的抗体Wt-WNV利用pFRT-IgG1κ-FcM系统进行表达,获得突变后抗体FcM-WNV。ELISA检测FcM-WNV与靶抗原西尼罗病毒包膜蛋白DⅢ(West Nile virus envelope protein-DⅢ,WNV E-DⅢ)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FcM-WNV与人高亲和力IgG Fc受体hFcγRⅠ(hCD64)的结合。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BHK21和K562)试验检测FcM-WNV的体外中和活性。结果:FcM-WNV与Wt-WNV表达水平相当,能识别结合WNV E-DⅢ,且呈浓度依赖效应;与Wt-WNV相比,FcM-WNV与hCD64的结合

  • 标签: 中和抗体西尼罗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LB、T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稍低于对照组的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分析北京地区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A亚型优势流行基因型ON1地方株感染A549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RSV防治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选用已经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为RSV A亚型ON1基因型的地方株(61397-ON1)感染A549细胞,提取总mRNA,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与未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同时随机选择6个差异表达倍数大于2倍的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以未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筛选出1 6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07个基因表达上调,82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反应以及MAPK级联反应正向调控等免疫应答相关生物过程,并在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及NF-κB信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ON1基因型转录组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首次在武汉发现,影响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大,同时也在向世界各国蔓延,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在疫情面前,全国医护人员犹如一头雄狮,第一批冲在前方,而麻醉科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科室团队宏壮,各岗员工庞杂,负责全院急诊,限期,择期手术的麻醉实施,疑似危重病例的麻醉处理抢救,协助医院其他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手术前访视,手术后访视,转运患者等工作。突发事情多,高风险,在全院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疫情,麻醉科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直接与患者呼吸道接触,插管,拔管。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1] 。我院为进一步做好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各手术科室合理控制手术量,按照手术指征安排手术,非急危重症手术建议延后择期进行,延后前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不能擅自停止治疗或手术。手术科室严格做好感染筛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史,是否有咳嗽,乏力和腹泻等症状,进食接触野生物史,近期接触人群中是否有确诊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有无发热,测量患者体温,择期手术患者必须进行肺部 CT检查,根据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诊断标准进行严格筛查。科室领导,对本科室人员及护工进行分组进行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应急措施及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流程进行模拟,培训,学习及健康宣教。

  • 标签: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 应急管理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基因序列设计及优化,构建质粒并表达纯化出4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PreF蛋白,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用Human和CHO密码子优化Coronin-1A和T4三聚体蛋白基因序列,并添加到RSV F蛋白序列后,将上述质粒转染Expi293F细胞进行蛋白质表达,收获上清经镍柱纯化后,制备出4种三聚体蛋白,并进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于0周和3周免疫动物,采血后进行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活性检测。结果: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制备及表达的4种蛋白质具有稳定的三聚体结构;抗原抗体亲和力试验表明,4种三聚体蛋白与RSV特异性单抗8897、D25、Motavizumab、AM14和Palivizumab的亲和力均很强;免疫血清的结合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初次免疫后,两种T4三聚体蛋白诱导的抗体水平更高,再次免疫...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PreF三聚体蛋白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通过基因序列设计及优化,构建质粒并表达纯化出4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PreF蛋白,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用Human和CHO密码子优化Coronin-1A和T4三聚体蛋白基因序列,并添加到RSV F蛋白序列后,将上述质粒转染Expi293F细胞进行蛋白质表达,收获上清经镍柱纯化后,制备出4种三聚体蛋白,并进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于0周和3周免疫动物,采血后进行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活性检测。结果: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制备及表达的4种蛋白质具有稳定的三聚体结构;抗原抗体亲和力试验表明,4种三聚体蛋白与RSV特异性单抗8897、D25、Motavizumab、AM14和Palivizumab的亲和力均很强;免疫血清的结合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初次免疫后,两种T4三聚体蛋白诱导的抗体水平更高,再次免疫...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PreF三聚体蛋白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治疗中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用)和滴眼液(阿昔洛韦)的效果。方法:观察病例选择于2019.1~2020.1时段在我院就诊的角膜炎(单胞病毒性)患者86例,以治疗方式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观察,实施更昔洛韦凝胶(眼用)、滴眼液(阿昔洛韦)所在组分别以实验、对照组命名,例数均分,对呈现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凝胶呈现的疗效更为突出,即治疗总有效率增长明显,且患者复发率和发生不良反应几率降低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

  • 标签: 角膜炎(单胞病毒性) 更昔洛韦凝胶 阿昔洛韦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