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EC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45例,分为A组;乳腺良性病变21例患者分为B组。另于同期选取45例健康的体检者分为C组。手术前1d及术后15d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采用ELISA方法计算血清中sEC水平。结果A组、B组、C组患者血清中sEC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的乳腺癌病理分期与淋巴转移指之间有显著关系,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sEC水平逐渐增高,其比较有差异(P<0.05);在病理分级及是否腹水比较上无差异(P>0.05),不具相关性;A组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1周、2周血清sEC水平与C组相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表达具有特异性,且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可能是一种乳腺癌预后的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EC-T方案治疗乳腺癌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EC-T方案化疗,观察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20例乳腺癌患者EC-T方案化疗后52例(43.33%)发生严重性中性粒细胞减少(IV度),存在合并症患者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52.56%患者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比例70.73%较高(P<0.01);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表柔比星剂量较高(P<0.05)。结论EC-T方案治疗乳腺癌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剂量表柔比星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高危因素,临床应该要提高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塞式间歇指令通气(nIMV)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无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1例入选RDS早产儿,随机分入nIMV组和nCPAP组,均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nIMV组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比率低于nCPAP组(20%vs43%,P<0.05);nIMV组CO2潴留比率低于nCPAP组(25%vs57%,P<0.05);nIMV组平均上机时间低于nCPAP组(2.83dvs5.02d,P<0.05);nIMV组低氧血症的比率低于nCPAP组(35%vs48%,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MV能更有效的对RDS新生儿进行呼吸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