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裁判方法固然能促进法治的发展,但也有可能摧毁法治的根基:以形式法治论为导向的裁判方法可能消解法治的权威,而以实质法治论为导向的裁判方法则可能瓦解法治的基本宗旨。因此,在维护法治能真正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下,能动主义的裁判方法固然重要,但传统的逻辑涵摄裁判方法不能丢;同时,现代法治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不能丢,应该以其作为衡量裁判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的一项坐标。

  • 标签: 裁判方法 法治 基本价值
  • 简介:邪教一直是困扰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反思现有邪教问题建构和反邪教实践发现,以往邪教防范和处置的焦点多集中在个体性的人上,引入关系视角,以关系性的人为中心,构建了邪教演变以及反邪教过程的结构模型,并首次提出邪化的概念。邪化与转化共同构成邪教演变和反邪教过程的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对邪化、转化过程中的邪教社会关系和正常社会关系分别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关系视角下的邪教防范和处置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邪教 关系 邪化 转化
  • 简介:一从传统的学术观念出发,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是以刑法为基础,而西方法律则是以民法为基础.这正是传统说法的所谓中华法系与西方罗马法系的重要区别所在(普遍认为罗马法系是以民法为基础).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在19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在其名著中早有十分精辟的论述:

  • 标签: 清朝末年 古代法律 刑律 《大清律例》
  • 简介:对于本次司法改革,我讲自己的几点认识。第一,对本轮司法改革的态度问题。我认为,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依然应该拿出更大的努力去支持本轮司法改革。中央这次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大大超出了学界的预期,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是应该对之大力支持的。在司法改革问题上,学界是有共识的,党中央也有共识。当然,完全的共识可能还没有形成,但目前司法改革的环境和氛围已经良好,因此,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积极努力支持司法改革,把握住这次机遇。

  • 标签: 地方党委政府 改革方案 顶层设计 法官独立 人民法院组织法 权力运行机制
  • 简介:法定刑升格条件中的首要分子、多次、作为犯罪行为孳生之物或者报酬的违法所得数额,是不需要认识的内容;在法定刑升格条件为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下,只要行为人对重伤、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就可以适用加重法定刑;在法定刑升格条件为严重财产损失(公共危险犯与职务犯罪除外)与其他具体违法事实(具体升格条件)的情形下,只有当行为人对之有认识时,才能适用加重法定刑,否则只能适用基本犯的法定刑;在法定刑升格条件是“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下,对构成情节(特别)严重的事实,应当具体区分为不需要认识、需要有预见可能性和需要有认识三种情形,但行为人对(特别)严重与否的评价错误,不影响加重法定刑的适用;行为人对同一法条中的法定刑升格条件的事实认识错误(如误将抢险物资当作军用物资实施抢劫),也不影响加重法定刑的适用。

  • 标签: 法定刑升格条件 认识 认识错误
  • 简介:对回扣问题的再认识梁华仁,李永君,肖渭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回扣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回扣是功还是过,是利还是弊,是合法还是非法,是应予打击还是应予保护,亟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和界定。1993...

  • 标签: 回扣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定数额 经济现象 受贿罪
  • 简介:依法行政的认识基础是行政法学中公权力和私权利的辩证,对现实中破坏依法行政认识基础的原因进行剖析,以便在实践中巩固依法行政认识基础,促进依法行政。

  • 标签: 依法行政 认识基础 公权力 私权力
  • 简介:村民自治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完善村民自治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村民自治中出现的民主选举、四项内容发展、两对关系以及保障机制等问题,我们的解决措施是:明确村民自治中的具体细节,修正有关条款并完善保障机制.总的看来,完善村民自治,不仅有利于农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文明.

  • 标签: 村民自治制度 中国 法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依法治国方略 民主政治
  • 简介:本文对当前关于图书馆立法的诸多论述了观点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对社会成员文化利益应担负的职责,图书馆立法的根本目的并在不在于维护图书馆权益的本身,图书馆法应是站在社会文化、文明发展角度,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文化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 标签: 中国 图书馆 立法 图书馆权益 立法原则
  • 简介:<正>怎样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法律思想,法律史学界是存在着分歧的。有人认为孔子只讲仁义,不讲法律,主张人治,谈不上有什么法律思想。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论

  • 标签: 法律思想 孔子 评价 我国古代 法律史学 法治
  • 简介:法官思维近年来成为现实司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法官思维的主体是法官,对象是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则。本文首先从司法活动的特殊规律出发,列举分析了法官思维的个性;接着分述了法官思维的共性,即:法官作为普通人,其思维具有大众性。法官作为公务人员,其思维具有公共性。法官作为中国公务人员,其思维具有中国特色;最后指出了法官思维常见误区及其避免之道。作者认为,避免法官思维误区,除了要强化专业教育培训和综合知识学习,经常不断地提升法官们的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之外,当务之急在于帮助、督促法官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官思维个性与共性之辩证关系。

  • 标签: 法官思维 个性与共性 思维误区
  • 简介:在现有的关于刑侦工作群众路线的诸多研究中,都集中在密切警群关系,发动群众提供侦查破案线索等警察与群众的互动方面。、这固然是刑侦工作贯彻依靠群众方针的重要内容,但在刑侦工作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远不止于此。根据毛泽东的论述,“从群众采,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本质上是认识论。因此,只有从认识论维度探讨群众路线的内涵,才能对刑侦工作的群众路线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更深入地贯彻刑侦工作的群众路线。

  • 标签: 群众路线 认识论 群众意见 领导决策 侦查
  • 简介:行政许可是在一般禁止基础上个别授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为实现“总量控制”的“排污许可”是一种附义务的赋权行为.故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以排污许可的方式授予企业的排污指标——“排污权”,从其设立的背景、目的、法域归属等方面看,具有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的双重法律性质:一方面是在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依法严格约束之下,为保障公民适宜环境权实现的环境义务;另一方面又是建立在企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权利之上的、以行政许可的方式授予行政相对人的环境权利。

  • 标签: 行政许可 排污权 法律性质
  • 简介:福建省泉州市司法局洪泓认为:要注意克服审判实践中的几种片面认识:一是不能片面理解司法公正。“法律公正”和“司法为民”二者应当相互交融、互为表里。把握、顾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终统一,才是我国立法精神的实质所在。二是不能片面理解独立审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它的内核是指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涉法官办案。

  • 标签: 审判实践 司法公正 司法为民 法律公正 社会效果 法律效果
  • 简介:侦查是一个法律程序,同时也是一个认识人的过程.寻找、分析、锁定特定的人,是破案的关键,也是真正体现侦查人员素质、智慧与价值的过程.侦查人员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罪之关系,分析把握特定人与特定罪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中间联系,才能找到最终要找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正确认识了人,也就能够提高侦查效率,对促进侦查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行使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侦查 认识人 人与罪 程序意义
  • 简介:认识论在诉讼证明问题上是有效的,但其合理使命限于阐明诉讼证明的本性如何,以及由此本性所规定的诉讼证明的方法,诉讼证明的本性及其方法规定了诉讼证明可能达到的程度.诉讼证明的认识论因素规定了诉讼证明不包含任何绝对客观的规定在自身之中,所能达到的只是使人建立确信,作为政策选择的证明标准只能在此前提下予以设定.

  • 标签: 证明问题 认识论 诉讼证明 适用 证明标准 政策选择
  • 简介:传统刑法理论并不要求在犯罪故意中有违法性认识,但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尤其是责任理论的深化和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违法性认识是犯罪故意成立要件的学说已为众多国家刑法学界所接受。我国刑法也应以违法性认识取代社会危害性认识作为犯罪故意的成立要件,在违法性认识程度上以采取违反整体法规范说为宜,在违法性认识判断时又应遵循“一般推定,例外查证”原则。

  • 标签: 违法性认识 社会危害性 整体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