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两个较为典型的审美文化现象值得关注:一是“王朔现象”,一是“金庸现象”。这里我们暂且不对王朔、金庸作品作思想、艺术评价,而只是想从雅俗文学定位角度略作讨论。王朔崭露头角时,曾给文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其作品给人们的印象是语言带有反讽和调侃性,乃至具有某种灰色幽默风格,用平民化的生活涂抹来解构英雄主义和崇高,具有某种反传统实验小说特征。就此而言,王朔作品不属于通俗小说阵营,而属于高雅小说范围。但后来,一则王朔积极主动参与通俗文艺创作,前几年还亲自担任影视剧经济人、策划人等,投身于通俗文艺圈子,并且做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二则其作品常常“触电”,一旦触电,其原作的前卫性、实验性就被消解、被通俗化了。因而,没过几年,王朔作品便成了通俗文艺的代表。金庸情况则大不相同,在80年代,对金庸作品的定位是一清二楚、毫无疑义的,无论是在精英界还是在大众圈子里都认定其为通俗小说。因为在进入新时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武侠小说(无论新旧)都主要是在通俗文学读者中流行。但是从80年代末起,情况有了变化:除了原有的读者群外,知识界也有相当一批读者加盟于其中,不仅知识青年(包括许多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了“金庸迷”,而且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包括一批专家、教授、学者)也成了金庸作品的忠实读者:
简介:2001年6月3日,美国著名“配角”大师安东尼·奎因在波士顿的一家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这位以影片《巴黎圣母院》中“钟楼怪人”形象而为我国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大明星,从艺几十年来虽拥有一张“被视为绝对丑陋之典型的面孔”,却深得女人缘,生活中的故事远比银幕上的更加精彩。母亲如果说安东尼·奎因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话,那么这个传奇的创造者便是他的母亲奥露卡。奥露卡是墨西哥印第安人,年轻时长发飘飘,甚是好看。她长着一对绿色的眸子,是印第安人中的美女。奥露卡在一个爱尔兰裔的家庭做佣人时,结识了这家的儿子弗兰西斯·奎因,弗兰西斯身材高大,沉默寡言,有种与众不同的威仪。俩人相恋不久,墨西哥爆发了内战,弗兰西斯奉召入伍。根据墨西哥的习俗,男子从军女友或妻子都要陪着爱人共赴战场,为他包扎伤口或准备饮食,奥露卡自然义无反顾。只有16岁的奥露卡就在开往战场的列车上和弗兰西斯成婚了。一天,军方下令所有怀孕的“女战士”都必须撤退到后方。奥露卡偏巧有孕,迫不得已,与丈夫依依惜别,辗转回到弗兰西斯的老家——墨西哥的奇瓦瓦。但是,还未到奇瓦瓦,奥露卡便在路上临产了。1915年4月21日,安东尼·奎因伴随着战火和枪炮声来到了这个世界。等到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