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园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室,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业画家。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被北京大学、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地收藏。

  • 标签: 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 天津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研究生导师
  • 简介:在芭蕾舞剧《梅兰》中,我饰演梅兰。要说其中的心得、要领,可概括为演人、演剧。邑蕾舞是技术体系十分突出的舞种,演员在表演时比较容易重舞轻剧,我演绎梅兰时,就时刻告诉自己,如果观众进入不了戏剧的情景,只关注我的动作,而不被舞台上梅先生的艺术形象所打动,只为我本人的技术喝彩,那么我的表演就失败了。最能塑造人物的演员,永远是最高品位的演员。话剧、歌剧、电影等不同类别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只是表演的形

  • 标签: 梅兰芳 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 塑造人物 艺术空间 芭蕾舞剧
  • 简介:西藏是在宗教环境下成长的,过去由教统领着这片高原,教的影响力渗透于“世界屋脊”的每一个角落。对西藏早期历史的了解离不开对教的研究。岩画是反映西藏历史除文字记载的又一重要资料,透过岩画解读其中的教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是还原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岩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且具代表性,本文将系统的对日土的岩画进行分类讨论,放在一个大环境中,由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期望能探索出其中所蕴涵的原始教意义。

  • 标签: 阿里岩画 苯教 神灵 祭祀 图符
  • 简介:当年在上海芭蕾舞学校以及芭蕾舞艺术团里,同学们都不叫茅惠的大名,叫她芳姿容出色身段玲珑曲线优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个头略显瘦小。但有一点却是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这就是心计。

  • 标签: 茅惠芳 舞蹈艺术 芭蕾舞 艺术人生
  • 简介:梅兰大师一生从事京、昆表演,对戏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梳理评述他对戏曲的理论贡献。梅大师进行一系列创作演出之后,1931年与余叔岩、齐如山等组建了北平国剧学会,研究京剧。正如《剧学月刊·概述》阐明宗旨:“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原有之剧艺,整理而改进之,俾成一专门之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提出研究“关于戏剧所涵容之学问,如心理、历史、社会、哲学、宗教、音乐等皆是。”[1]

  • 标签: 理论贡献 梅兰芳 戏曲 科学方法 1931年 余叔岩
  • 简介:芭蕾舞剧《梅兰》已经与广州观众见面,可是只要一谈起《梅》剧,我依然处于激动和兴奋的状态。虽然这次我并没有参与具体编舞,但在不自觉中追寻着梅先生这位可钦可敬的京剧艺术大师的足迹。

  • 标签: 《梅兰芳》 芭蕾舞剧 京剧艺术 观众 创作 大师
  • 简介:今年是梅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他,不仅是缅怀他为京剧艺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且是为了继承和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宝贵经验和理论遗产,使京剧和整个戏曲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继续健康发展。京剧和戏曲艺术应当如何发展?梅兰先生的实践和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 标签: 梅兰芳 继承 传统 京剧艺术 戏曲艺术 杰出贡献
  • 简介:1920年5月,时任商务印书馆协理的李可拔先生介绍梅兰到该馆下属机构--活动影戏部拍摄了电影与.这是梅兰的首次"触电"--他不仅担纲了影片的主演,还亲自承担了导演重任.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再也无法亲睹梅先生初上银幕的风采了.在商务印书馆供职多年的杨小仲先生在写给梅兰的信中记录了两部影片的下落:在1932年"一·二八"中日上海战役中,商务印书馆印刷所被日军炸弹夷为平地,库存影片全部被毁……

  • 标签: 影片 电影 梅兰芳 主演 《天女散花》 导演
  • 简介:何其先生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是一位搜集和研究民间文学用力甚勘、成果丰硕的学者.本文从民间文艺学史的角度出发,系统整理了何其的民间文学观,对何其在民族形式论争、现代格律诗论争中涉及的民间文学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并对其在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观点作了引申论述,是系统完整地研究作为民间文艺学家的何其先生之力作,值得民族文化艺术研究者特别是民间文学研究者参考.

  • 标签: 何其芳 民间文艺学史 民间文学 民族形式 少数民族文学史
  • 简介:辛亥革命百年,成就了现代中国。与此同时,萧淑作成了一朵花。这是一朵鸢尾花,一片清香,飘漾百年,亭亭立于一段苍茫的历史之间。一个时代在一个作为画家的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

  • 标签: 水彩画 辛亥革命 现代中国 画家
  • 简介: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些我的艺术经历、艺术感想,作点总结,一起来商讨研究。我从事京剧工作的经验,我走过的道路,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对每一个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是全盘否定,妄自菲薄,一无是处,也不是全盘肯定,对善恶美丑不分青红皂白,而是谨慎思考,

  • 标签: 白蛇传 演出 王瑶卿 艺术创造 中国京剧 唱腔
  • 简介:在目前已发现的岩画群里,这幅岩画构图完整,刻划精美,想象丰富,内容充实,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兴趣。笔者浅陋,仅读过若干篇关于它的随笔或研究性论文,颇开眼界。这些文章中不乏有见地的观察或研究心得,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论点。笔者得这方面的教益和启发,虽对教知之甚浅,对艺术也是个门外汉,也不由得激动地提笔撰写这篇文章,冒班门弄斧之讥,诚心求教于行家。有鉴于先行者们为这幅画深深激动,对各个局部做了剖析,颇多贡献,但对它的整体构思的探讨尚有深入的余地,而整体构思才是它的精髓或灵魂。本文在先行者们研讨的基础上,先对岩画自下而上的作局部的剖析探讨,然后再从整体上作综合的观察思考,以求对现象有所突破,而进入其深层意识。一、对岩画的局部剖析这是一幅由若干组画构建的巨幅岩画,下面分成六个局部予以剖析。1、羊群:共九排一百二十五只羊子。侯石柱同志在《西藏考古学大纲》一书里,首先介绍了这幅岩画,并做了初步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百二十五只羊头,是对教牲血祭场面的描摩。笔者反复揣摩羊群画面,以为这不是羊头,而是一群活羊。因为在方寸之地画了这许多羊,只能简洁勾勒刻划羊的主要特点即羊头,而每只羊均勒刻出脖子,空间允许时还画出了脊背。整个羊群呈生动的流动形态,下端前五排羊子扭头向东,五排之上,呈小小的漩涡,羊头随之转向西方,出现回湾形的流动线。所以这是群缓缓蠕动的活羊。曾去现场旁察过的蔡显敏同志也认为这是一群羊子。(1)2、人物:羊群上方两人,左上角二人,共四人。羊群旁的两个人均骑羊,一戴帽者手持树枝

  • 标签: 苯教 研究性论文 整体构思 五排 蔡显 血祭
  • 简介:郭尚先是清道光年间最为著名的帖派书家之一,由其后人所辑的《坚馆题跋》,记录了他的收藏及经眼的历代碑版、刻帖、墨迹凡百余种.本文通过对《坚馆题跋》的研究,探寻郭尚先的学书轨迹及其审美思想.

  • 标签: 郭尚先 《芳坚馆题跋》 学书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