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食用白糖在骨折术后感染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7年8月我科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6例,选择使用袋装食用白糖换药。结果 切口愈合14例,明显好转1例,失败1例,平均愈合时间(从发现切口红肿、渗出、拆除缝线开始冲洗换药为第一天算起)约3周。 结论 骨折感染切口使用白糖换药较常规换药明显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住院费用,减少病人痛苦,适合经济条件较差的病员使用,值得基层医院尝试使用。

  • 标签: 骨折 术后感染 白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九大报告主题的头两个词。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实现自己从医时许下的诺言,珍视荣誉、坚守医德、守护健康。2017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情系百姓护健康?’主题宣讲活动,在全系统遴选出16名优秀宣讲员,精心组建了主题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巡讲,通过独特的视角倾情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彰显了首都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投身医改的生动实践。2018年,该宣讲活动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护健康”为主题,将进一步向各界宣传卫生系统的中国梦、健康梦。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2018年,本刊继续在“心声”栏目专题刊登系列文章,展示医学人文的内涵,搭建医患沟通的平台。

  • 标签: 李斯特菌 健康工作者 卫生系统 医务工作者 基层单位 救死扶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多重耐药(MDRO)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的多重耐药常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等。皮肤科患者皮肤屏障破坏导致感染这些菌株,对临床使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导致患者治疗棘手、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等。MDRO感染控制是医院重点防控之一,且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给临床护理及医院感染控制带来巨大困难。因此针对,科室收治的48例皮肤病患者皮肤创面培养出的MDRO群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科 多重耐药菌 菌群分布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多重耐药的感染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呼吸科作为多重耐药感染的高发区域,其病原的种类和耐药性的演变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呼吸科多重耐药感染的病原及其易感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抗生素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呼吸科多重耐药感染的病原及易感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 病原菌 易感因素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稞在藏医饮食疗法中的食用价值及其药用功效,为青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梳理青稞的营养成分、传统藏医典籍记载、现代科学研究及其在藏医饮食疗法中的具体应用,评估青稞的健康促进作用。结果: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并含有β-葡聚糖、多酚类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成分。在藏医典籍中,青稞被记载具有多重药用功效,如增强体质等。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预防结肠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控制血糖等药理作用。青稞在藏医饮食疗法中应用广泛,包括多种形式。结论: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在藏医饮食疗法中展现出显著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青稞的药理机制和开发利用技术,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藏医 饮食疗法 青稞 食用价值 药用功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酪酸梭散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医疗活动中的正面效果。方法:以我科消化不良伴腹泻的100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划分至A组(50例,仅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及B组(50例,口服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散),并对比治疗后有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评价不同用药方案有效性。结果:经治疗发现,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A组患儿的82%,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明确诊断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来说,在使用醒脾养儿颗粒等常规药物的同时,配合酪酸梭散更有利于调整胃肠道群紊乱等问题,是巩固疗效的重要一环。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 联合用药方案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的病原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调阅我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阳性病原占比最高的为克雷伯氏属、假单胞属和真菌,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属占比32.6%,X2=15.36,P<0.05。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其中克雷伯氏属和假单胞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结核药。

  • 标签: []  肺结核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总结血浆置换治疗应用于鹅膏毒肽毒素类菇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无菌操作,用药护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导管护理等。患者住急诊观察室10天,经治疗后康复出院。

  • 标签: 血浆置换 毒蘑菇中毒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对小儿腹泻病肠道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中,择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单纯叶酸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的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群与肠道屏障功能,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群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FG-E8、TNF-α、D-LA指标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MFG-E8、TNF-α、D-LA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病予以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可改善肠道群与黏膜屏障功能,保证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胶囊 叶酸 小儿腹泻病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治疗 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 20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模式和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可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采取酪酸梭联合蒙脱石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8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5月到2022.5月,随机分为两组,41例为一组。一组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酪酸梭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率,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以及整体治疗时间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中,采用酪酸梭联合蒙脱石,在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 蒙脱石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探讨最佳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对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象,责任护士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并及时填写《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质量控制表》。结果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治愈,细菌培养转阴;治疗过程无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结论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