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干针是针灸的一种,因此,干针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守FDA和各州针灸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针灸的执业法律,包含了对执业人员基本的针灸教育要求。本文旨在研究美国从事针灸的三大类从业人员的针灸教育和培训背景。研究显示,执照针灸师在申请执照之前,必须在美国教育部授权的认证机构(如ACAOM)认证过的学校或课程班里学习至少1905学时。西医医师,也就是西医针灸师,需要在美国医疗针灸董事局(ABMA)认可的针灸培训机构中学习至少300学时,并有500例临床针灸治案记录,才能得到医疗针灸的认可证书。而一些物理治疗师在周末继续教育学习班以干针的名义只接受20—30小时的针灸培训,从而涉足针灸,这种针灸教育背景显然存在严重不足。为了公众安全起见,理疗师应该在教育部认可的针灸学校或课程班接受正规的针灸教育,然后才能从事针灸。
简介:目的:建立刺灸法文献数据仓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大量刺灸法文献信息中发掘有价值的刺灸法研究和临床应用规律,促进对刺灸法研究和指导临床更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根据刺灸法不同类型的文献信息,确定刺灸法文献不同的主题,建立不同的数据库。在不断丰富的主题数据库中构建面向多主题的、多维度的数据仓库,建立更广泛的刺灸法文献信息的应用。结果:根据刺灸法文献的特点建立多个主题的数据库,例如毫针法、灸法等数据库,并在建立的数据库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揭示针灸临床治疗规律。结论:建立刺灸法文献数据仓库,为利用更有效技术研究刺灸法文献提供规范的数据表示方式、丰富的属性及文献信息间的联系,为刺灸法研究提供丰富又规范的数据基础。
简介:目的:探究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治疗应用温针灸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6-2021.7患者80例,科学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西药控制和温针灸疗法治疗,研究了解患者治疗后身体状态,分析治疗前后子宫和血清疼痛相关指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经期疼痛缓解为39例占比97.50%,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明显高。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和血清疼痛相关五项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治疗中结合病症情况对症治疗,通过温针灸疗法帮助改善患者子宫状态,降低患者的身体疼痛介质,整体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5~30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全身麻醉,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2h、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抑制T淋巴细胞(CD8^+)较麻醉诱导前降低(均P〈0.05);全麻组辅助T淋巴细胞(CD4^+)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CD4^+无显著改变,CD4^+/CD8^+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3G针麻组TNF-α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麻组患者术后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对LC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低。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的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为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和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的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的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提供一种潜在的无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