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除锈剂溶液对生锈器械的除锈效果。方法挑选已冲净血迹、污迹,同等锈渍的生锈器械176件,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87件,对照组89件,对照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20oC(常温),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剂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实验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温度600C,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剂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比较两种除锈方法器械除锈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43.82%,实验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8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锈器械在600C的除锈溶液中浸泡除锈,除锈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优于20℃(常温)除锈溶液的除锈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门诊进行血清生化检测的92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分为不放置立即检测组(A组)、保存1小时组(B组)、3小时组(c组)和6小时组(D组),比较4组标准检测结果。结果B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GLU检测结果C组和D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ALT、AST、K、Na检测结果C组和D组均高于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的BUN、TBIL、DBIL较A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D组样本的BUN和TBIL明显升高(P<0.05)结论标准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血清标本采集后,应尽早检测,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膀胱灌注护理及膀胱冲洗护理,研究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对照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1-37℃,记录两组患者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及膀胱痉挛的次数比较冲洗效果。结果术后1-5d研究组患者的尿液中血细胞计数、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后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中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时可显著减少膀胱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并能减轻对心脏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式。
简介:摘要常能听到临床反应说夏季钾结果偏低。对此对吧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2年间临床血清钾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夏季血钾结果偏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手术与显微喉镜喉手术、纤维喉镜手术治疗不同形态(广基型和有蒂型)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声带息肉的患者134例,其中CO2激光治疗组52例(有蒂20例广基32例),显微喉镜组42例(有蒂22例广基20例),纤维喉镜手术组40(有蒂20例,广基20例)例,对比分析各治疗组术后的声带运动情况、边缘光整度、嗓音恢复情况。结果有蒂型声带息肉中CO2激光组、显微喉镜组、纤维喉镜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75%、90.47%和85.71%,总有效率达100%,三者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广基型声带息肉中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O2激光组与显微喉镜组的治愈分别为91.30%和90.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前两者均优于纤维喉镜组(52.6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2激光与显微喉镜对于广基型声带息肉治疗效果优于纤维喉镜组,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案应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意愿、身体状况、声带息肉基底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区别对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60例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完立即在室温下对其进行常规四项检查,数据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标本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在-4℃条件下放置24h,B组置入-20℃条件下24h后再次进行凝血检查;C组在4h、8h、24h后进行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数据。结果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APTT明显延长(P<0.05)。在室温下,放置4h、8h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24h后,FIB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三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间血常规参数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6份新鲜血标本,分别在医院本部(即参考系统)和板仓分院(即试验系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较两系统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以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检测系统间WBC、RBC、HCT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项参数在两检测系统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各参数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仅HCT在15%时,两系统的系统误差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结论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血常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互认性,但仍应加强检测系统间各项目,尤其是较低水平的HCT的比对及临床可接受性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冷冻保存条件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冷冻温度保存下的质控品和健康人混合血清,保存温度分别控制在-20℃、-10℃,并于保存后1、2、4周进行检测,计算质控品及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结果干粉质控品不同保存温度的RCV%均较理想,血清-20℃冷冻保存4周后ALT的RCV%超过推荐值,由此说明血清保存时间过长对ALT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血清-10℃冷冻保存4周后ALT、ALB、TBIL等多项检测指标的RCV%超过推荐值,表明血清-10℃冷冻保存对稳定性影响显著。结论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固态的干粉质控品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产妇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并且能够将已发生的胀痛逐渐控制并好转,有利于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