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伤害控制技术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收治的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 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 44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控制技术治疗) 44例,对比 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伤害控制技术应用于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均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的42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1)与研究组(n=21),对2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21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为(118.39±2.45)、(66.38±2.24)、(5.89±1.25),对照组为(142.49±2.41)、(96.71±9.87)、(8.49±1.73),两组数据相比存在区别较大,研究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关节镜在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还能降低并发症率,有效改善预后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T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1~12收治的40例TOA病例,其中20例予以常规药物保守治疗,20例行TH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能力,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THR组术后6个月患者harris、ADL评分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从并发症来看,THR组发生率5.00%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15.00%,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而言,针对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课题纳入者为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者,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的群体中选择58例,经空心螺钉内固定者29例,经人工髋关节置换者29例,前后者分别是固定组和置换组,比较疗效。结果: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者经治疗后的有效率数据中,置换组(96.55%)比固定组(75.86%)高,P<0.05。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数据中,置换组(6.90%)比固定组(31.03%)低,P<0.05。结论: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者关节损伤严重,经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 。方法:选取 2012 年 2 月 -2016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患者 37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踝关节创伤但是没有发生关节炎的患者 36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有效的比较。 结果: 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面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内踝骨折、骨折脱位、工作性质以及年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与接受治疗之前的效果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踝关节创伤患者的年龄、后踝骨折、内踝骨折、骨折脱位以及工作性质等都是患者发生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因此,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