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并探究有效的护理预控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0例,深入分析该病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护理预控方法。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创伤、妊娠及手术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另外根据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对相关患者进行护理预控,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低,临床效果好。结论:对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记录,结果显示年龄、创伤、妊娠及手术是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需要针对该类患者进行相关护理预控,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2月本院内出现职业危害的事件开展研究。设计一份医院感染伤害调查表格。把2019年8月—2020年2月期间内登记处理的职业伤害事件加以分析统计。探究结果。结果在调查期间内,我院检验科发生过25次医院感染。在此其中,吸入溶胶感染3例,发生率为12.00%。锐器伤引致感染8例,占32.00%。体液/液体喷溅出感染共计12例,发生率为48.00%。其他2例,发生率为8.00%。结论医院内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其存在多类高危因素。利用有效方式全面强化科室内高危因素预防和管理力度,可以全面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其可在根本上确保科室内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加以关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院临床检验科所面临的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文中出现的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使得医院临床检验科的防治工作有所保障,以确保医患提供相关清洁安全的治疗环境。方法以本地区医院临床检验科近几年来所经历的职业危害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进行究根结底的分析,追踪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从而来对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并合理控制提出建议。结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内医院临床检验科一共出现30例检验感染案件,在这30件案例中,有17例是由于血液或人体汗液传播而造成的感染,占据总感染案例的57%;5例是由于呼吸及空气传播致使肺结核感染,占据总感染案例的17%;3例由于尖锐物品而造成的感染,占据总感染案例的10%;3例感染乙型肝炎,占据总感染案例的10%;2例是由于其他原因而造成的感染,占据总感染案例的6%。结论根据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临床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所涵盖的危险因素居多,其中包含医疗防护设备操作不规范、检验仪器使用不当造成污染等,医院可以加强对医院检验科潜在的危险性因素提出防护性的措施,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强调医护人员进行无菌化操作以致使有效避免或控制感染案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检验科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相关的防控措施,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查存在误差的1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方案。结果:10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14例为患者自身原因,占 14.0%;28例为标本检验因素,占28.0%;46例为标本采集因素,占46.0%;12例为标本送检因素,占12.0%。结论: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能够显著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简介:[摘 要] 老干部作为疾控系统的宝贵财富,他们见证、亲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疾控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疾控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坚持不懈引导疾控系统老干部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擦亮老干部工作的鲜明底色。本文通过分析疾控系统老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立足老干部工作实际和特点,以精准化服务为抓手,注重发挥老干部的经验智慧和独特优势,突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引导老干部积极为疾控事业发展发挥余热。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植入物手术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防控的有效措施予以总结。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诊,并接受植入物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共计300例,统计抽样患者当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例数,并计算所占比例。同时比较手术切口感染者的年龄情况、切口类型、手术位置、手术时间等信息。结果 研究显示,在抽样的300例接受骨科植入物手术的患者当中,有15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达到5.00%。且15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年龄60岁以上(含60岁)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切口发生感染的比例高于Ⅱ类和Ⅰ类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腹部及以上手术者发生切口感染比例高于胸部及以上手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在3小时以上(含3小时)者发生切口感染比例高于手术时间不足3小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而言,存在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且年龄60以上、Ⅲ类切口、腰腹部及以上手术、手术时间在3小时以上是导致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 15例,术后均出现感染征象,时间段为 2012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术后未发生感染的 1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经对比明确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在临床资料上,试验组产妇的BMI、合并基础疾病或妊娠并发症比例高于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在手术情况上,两组产妇的无菌操作率差异不大,但试验组产妇出血量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提示医护人员加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工作 ,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改善母婴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风险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提升护理质量。方法200例神经外科患者,根据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结果开展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工作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由实验前的70%降低到20%,患者的满意度从之前的80%上升到98%,医疗效果尤为显著。结论临床中为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护理服务,积极的对临床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进行规避,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临床检验中常见错误,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提 高临床检验的质量,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8 月内在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 50 份样本及 2 名检验 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检验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实施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样本采集人员培训、优 化样本运输流程、严格仪器设备维护校准及提升检验人员专业素养等。结果:实 验组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效率和样本合格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照组为 92. 1±0.8 ,实 验组为 98.5±0.3 ;检验效率对照组为 92.3±0.5 ,实验组为 98.2±0.4;样本合格 率对照组为 93. 1±0.3 ,实验组为 98.5±0.3 。结论:通过加强样本采集管理、优 化样本运输和保存流程、合理选择检验方法、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设备以及提高 检验人员素质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核心是绕疾控系统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这一时间段列为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即实验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列为没有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对照组);在这两个时间段中随意选择两个时间,在选择的这段时间中分进行一百次微生物学检验,其检验结果则有相关的质量监督人员来对其进行检验质量进行评分;此外,还要具体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合格与否;调查疾控系统中相关接触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微生物检验合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明超出对照组。结论在疾控系统中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