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手术中护理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该办法要可行高,符合实践要求,并且要拟好相关实施的细则,方便管理与实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对医院手术中护理的流程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规范地进行操作。并要同时进行术中护理的监测与考核,加强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术中护理的相关流程等。结果采取以上的护理管理办法,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升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着术中感染护理的流程逐渐规范与优化,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缺点也逐渐减少,从而使术中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结论制定详细的术中护理实施流程,加强对术中护理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的感染率。

  • 标签: 术中护理 感染率 管理 护理技术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对策。方法在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接收的所有患病儿童中挑选出21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家长抽签法把210名儿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划分到对照组的105名儿童要接受护理人员为其提供的基础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的105名儿童则进行预防传染性疾病管理。然后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病孩子在接受儿科医生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部感染的实际情况并展开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孩子在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医院内部感染发病率要比对照组低很多P<0.05。结论患儿在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应对其展开预防疾病感染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病几率。

  • 标签: 儿科 预防控制对策 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118例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实验组(n=59),对照组未予以任何预防控制措施,治疗组予以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乙肝率为3.39%,对照组的乙肝感染率为23.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肝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从分析当前口腔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见感染的原因出发,具体探讨了环境因素、公共设施、医护人员、患者自身四个角度和口腔科感染的关系,并有针对的提出管理和控制口腔科感染的措施,以提高口腔科临床诊疗的安全,降低口腔盒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科感染 管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分析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仪器因素、生理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分析从抗凝剂的选择、合适的采血量、合适的采血部位、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等方面提高检测的准确。结果针对引起检测误差的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提高检测的准确。结论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可提高检验的准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控制措施应用在农民工尘肺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某一地区从事接尘工作的农民工1000名。对1000名农民工实施尘肺预防控制措施,对比措施实施前后农民工对尘肺知识的了解程度、参与预防知识讲座比例以及患病情况、死亡情况。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1000名农民工的对尘肺知识的了解程度、参与预防知识讲座的比例均高于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P<0.05);1000名农民工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的患病情况、死亡情况均优于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对农民工实施尘肺预防控制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工对尘肺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降低尘肺发生率。

  • 标签: 尘肺 农民工 预防控制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2月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样本700例,将其根据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控制,研究组实施加强质量控制,对两组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合格率以及差错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71.43%和28.57%,研究组分别是94.29%和5.71%,研究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加强质量控制不仅可以确保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指标的准确,同时也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临床工作不断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质量控制 检验科 生物化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对流行出血热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流行出血热患者68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实验结束后,对观察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两组之间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680例患者中,显示异常淋巴细胞的患者有548例(80.59%);血小板计数比正常患者低的有96.76%,淋巴细胞计数比正常患者低的有48.38%,中粒细胞以及白细胞计数比正常患者较高,分别占54.85%、72.65%;蛋白尿的阳性率为98.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行出血热患者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血常规以及尿常规异常,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疾病的治疗提高可靠的数据。

  • 标签: 血常规 尿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质量控制在尿液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两组中不合格及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比较。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集到的尿常规检验标本90份,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2组,每组45份。对照组标本进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观察组标本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不合格样本数量6例,不合格率达13.3%,观察组中不合格样本的数量为1例,不合格率为2.2%;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样本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样本量不足、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送检超时等。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前质量控制,能够使样本的不合格率降低,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 对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和可靠。方法从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的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70例。分别采取末端毛细血管血液和静脉通道血液为样本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据,并将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取末端毛细血管血液样本检测指数明显高于观察组采取静脉通道血液血样检测指数,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严格按照采血规范进行操作,因静脉通道血液受到外界干扰较少流动畅通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较少1,应尽量采取静脉通道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 标签: 静脉通道血液 末端毛细血管血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最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用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我收集门诊的280份尿液样本,采用手工法与干化学检测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中,尿糖、酮体、尿胆原的阳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化学检测对蛋白尿、隐血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14%、68.21%,远高于手工镜检法的58.12%、47.86%,干化学法检测对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为48.12%,远低于手工镜检法的66.07%,以上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来说,干化学检测法对尿常规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但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检测的准确,可以与手工法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常规 干化学法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炎症肠病受检者给予血常规检验对受检者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间收治的炎症肠病受检者中,选取其中40例作为研究样本。另外选取40例同期采用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受检者为血常规检验的炎症肠病受检者,对照组为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分别对比两组受检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诊断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受检者与观察组受检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诊断满意率等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患者疾病进展越严重,组间差异越大(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炎症肠病受检者采用血常规检验,可有效改善检验质量,能为炎症肠病患者确诊提供依据,并为其治疗效果提供评估依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受检者 血常规检验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中随机选出129份,全部标本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全部标本均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镜检,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129份血液标本经血涂片镜检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为灵敏度为83.78%(31/37),特异度为75.0%(69/92),诊断的准确为77.52%(100/129)。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一种筛查式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仍有不准确的,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采用血涂片镜检分析有助于纠正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中的错误,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

  • 标签: 血涂片 血常规 检验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外消过程出现湿包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34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湿包数量进行调查,并且分析湿包发生原因。结果34000个灭菌包中总计出现356个湿包,湿包的占比为1.04%。产生湿包的原因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具体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因素与物品本身因素。结论消毒供应室进行外消过中,需严格控制外消质量,强化灭菌质量管理,杜绝湿包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外院消毒 湿包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便常规检验法应用于季节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腹泻患者各240例,共计960例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患者开展便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开展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率以及白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季节腹泻,开展便常规检验能够发挥良好检验效果,实际检验过程中应及时将标本送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提高季节腹泻临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根据已经设置的排除标准,最终有12例患者的病理检查被诊断为恶性患者,即LC术后患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有18.46%,结论大多数胆囊癌患者术中可发现可疑病变,极少数肿瘤处为极早期而无法发现的患者,使用单纯胆囊切除也可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因此,LC术后行常规胆囊病理检查必要不太明显。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常规病理检查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之间的相关。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患有妇科疾病患者8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包括清洁度检测、pH检测、滴虫检测以及真菌检测等内容,统计并分析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800例妇科疾病患者当中,对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共791例,检测的阳性率98.88%。对阴道炎检测中阴道的分泌物常规检验阳性率98.51%,宫颈炎的检测阳性率98.60%,宫颈癌与子宫肌瘤检测阳性率均100%,对于4种不同的妇科疾病检测阳性率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妇科病变的诊断中应用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的正确率相对高,该检测方法有助于医生在早期对各种妇科病变尽早的发现,同时改检验的操作方法相对便捷,可作为一种妇科病变的常规检验手段。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验 妇科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本院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在分析前实施传统质量控制对策的时期,作为对照组;另选自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本院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在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对策的时期,作为观察组,每组各随机抽取500例尿液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对照组时期当中,尿液检测的标本情况,从中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制定质量控制对策并于2013年11月开始实施,对比观察两组尿液检验报告的质量,统计其合格概率。结果观察组尿液检验报告的合格概率为98.00%,对照组尿液检验报告的合格概率为82.00%,观察组尿液检验报告的合格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液检验报告的合格概率(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检验质量,确保尿液常规检验报告的准确

  • 标签: 质量控制 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