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在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问题,同时开展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影响检验质量的目的。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到本院进行相关血常规检验的人员,所有体检人员的收集的起止时间2017年3月,终止时间2017年10月。从中抽取人数427例,探讨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问题。结果研究得到,在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其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有检验时间不同原因、采血部位原因等。其中检验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高于6小时以外血小板计数水平,P<0.05。静脉采血部位的白细胞水平(6.4±0.3)X109L、红细胞参数水平(4.7±0.4)X1012L以及血红蛋白的参数水平(122.3±2.4)g/L明显高于末梢采血部位的各项指标参数水平,P<0.05。结论于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存在检验时间、采血部位等影响因素,为了有效降低采血标本质量的问题,应对其质量问题予以有效控制,以使准确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参与临床医学检验病患200例,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99例,临床化学100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6例,微生物学检验41例,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实施;对照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0例,临床化学95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1例,微生物学检验48例,实施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临床检验准确率是97.9%,对照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0.9%,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98.3%,对照组则为91.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消除纠纷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相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感染的监控管理,观察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感染制度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监控指标。结果经不同的方式予以感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同时观察组的反渗水及透析液质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感染现象的控制,可应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将其感染现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对其做好全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每一个执行环节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对于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与患者医疗费用的节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药房贮藏和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药房贮藏的药品46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种,对照组23种,分别接受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药品的贮藏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1例,药物不良反应0例,药患纠纷0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2例;对照组贮藏术语表述不当4例,药物不良反应2例,药患纠纷1例,贮藏差错1例,总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5%;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的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药品贮藏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自身包含着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其对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危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意义更加重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重症护理安全和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内容包括护理无差错、无护理事故和无护理纠纷,即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一直被给予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没有医源性疾患发生,治疗效果较理想。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相关要求也在提升,由此出现了很多医患矛盾和经济纠纷,产生了许多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指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工作导致的所有不安全事件,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以实现对护理风险的有效控制。重症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危急,且反复性强,从而产生风险的几率比较大,有效控制重症的护理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重症护理安全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从而为提高护理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提供参考,以有利于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为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讨论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将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综合治疗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治愈率。
简介:肠道门诊是医院收治隔离肠道传染病的场所,以诊治各类原因所致腹泻患者为主,是医院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关键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手术中护理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该办法要可行性高,符合实践要求,并且要拟好相关实施的细则,方便管理与实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对医院手术中护理的流程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规范地进行操作。并要同时进行术中护理的监测与考核,加强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术中护理的相关流程等。结果采取以上的护理管理办法,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升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着术中感染护理的流程逐渐规范与优化,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缺点也逐渐减少,从而使术中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结论制定详细的术中护理实施流程,加强对术中护理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的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