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免疫学杂志》(双月刊,72页,国内统一刊号:CN31-128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2478)创刊于1981,系中国自然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

  • 标签: 上海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 欢迎订阅
  • 简介:高等教育改革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及其教学生磊磊………………………………1:1加强临床相关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的建议张跃进,厉芳红,高聪颖,等………1:3探索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成效景晓红,曹励民,曹砜华,等………1:6检验医学开设检验工程学科方向的探索研究张继瑜,王前,周芳,等………2:1四制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胡桂,刘成侠……………………2:5创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现实意义侯振江………………………………3:1

  • 标签: 检验医学教育 总目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人文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筛查中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中心20163月15日至20177月26日献血人员自愿咨询检测的1456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3代艾滋病病毒试剂及第4代艾滋病病毒试剂检测。观察两组检测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100.00%、99.93%、99.93%,较3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敏感度100.00%、特异度99.51%、准确性99.52%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在血液筛查中,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应用价值较高,检测阳性概率较高,漏诊及误诊风险小。

  • 标签: 第4代 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 血液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NRS2002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营养筛查。观察组于围术期,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BMI(22.10±0.17)kg/m2、Hb(130.52±9.38)g/L、Alb(44.36±4.15)g/L、RBC(5.11±0.66)×109/L、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88%、生活质量(96.85±1.3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预防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度,改善预后。

  • 标签: NRS 2002 食管癌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NRS2002在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12月-20175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老年患者252例,采取NRS2002对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观察筛查结果。结果我院消化内科收治老年患者252例,经筛查有135例存在营养不良,营养正常患者体质指数、上臂围、小腿围均优于营养不良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3、7.9914、8.5723,P<0.05)、营养正常患者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前蛋白、红细胞、白蛋白检查结果优于营养不良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3、7.9914、8.5723,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中可采取NRS200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营养不良患者的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NRS2002 老年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CT及瘘管泛影葡胺造影,能显示瘘管走行及内瘘口位于梨状窝,全麻下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3腮裂瘘管并感染。结果4例都有误诊误治,包括颈部脓肿2例、甲状舌管囊肿并感染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第三腮裂瘘管并感染需与颈部多种疾病加以鉴别,多层螺旋CT及瘘管造影可显示瘘管走形,便于诊断内口位置,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能切除瘘管及感染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第三腮裂瘘管 造影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与单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10月份-201710月份收治的结肠癌晚期的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独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56.25%(18/32),较比对照组31.25%(10/32)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基本相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与单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较好,对患者病情的延长有积极的意义,其毒副作用在患者耐受范围内,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FOLFOX4 晚期结肠癌 疗效
  • 简介:笔者阐述提高《临床检验基础》3版教材编写质量的对策。首先组建高水平的教材编写班子,教材编写应突出“新观念、新技术、专业化、规范化”理念,并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启发性”;其次教材编写应尽量做到:通读教材,合理取舍;强调重点内容的讲授;图表与临床举例,专业英语与基本概念,实验方法的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讲授。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教材 编写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1月至2017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作为研究组,全部患者均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选取健康者共有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结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CD4+T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CD8+ 艾滋病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肝素锂分离胶试管采集临床血液标本,克服常规生化试管,如分离胶促凝试管血液凝固不完全;肝素锂抗凝试管葡萄糖(GLU)降解,钾离子(K+)从红细胞释放等不利于标本保存的缺点。方法分别利用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分离胶促凝试管、肝素锂抗凝试管和肝素锂分离胶试管收集100名志愿者早晨空腹静脉血液,1hr内采用西门子自动生化仪进行常规17项生化指标检测。检测完毕将标本4℃保存6hr,12hr,24hr,48hr和72hr后测定GLU、K+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1hr内四种采血管的17项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比较,除总蛋白(TP)和K+之外无显著差异(P>0.05)。24hr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与其1hr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结果发生明显变化。48hr后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值与其1hr结果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于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LDH24hr后除分离胶促凝管外其余三种均发生变化。结论肝素锂分离胶试管在保存GLU和K+标本方面比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具有优势,但与分离胶促凝试管相比仍有不足。但在一定范围内可克服分离胶促凝试管存在的因红细胞凝集而导致的一些问题,可以在临床急诊检测中酌情使用。

  • 标签: 肝素锂分离胶管 分离胶促凝剂管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红细胞4项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1月-20143月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另从同期体检人群中选取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4项红细胞参数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染色镜检。结果缺铁性贫血的病例组患者其MCH、MCHC、MCV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但其RDW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仅2例为阴性,占3.70%,另52例均为阳性,占96.30%;根据外周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来看,54例患者中均为阳性,达到了100%。结论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通过对血红细胞4项参数进行检测,可较为准确地判断缺铁性贫血,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红细胞4项参数 缺铁性贫血 诊断
  • 简介: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调节和控制多种正常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形态发生、代谢、内环境的稳定、平衡暗视觉和生殖等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衍生物,N-(4-弪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4HPR)作为一种维甲酸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调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该文主要就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的代谢和对疾病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维生素A 类维生素A N-(4-经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 衍生物 4-HPR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