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2010年7月26日~8月2日,海东大部(平安、乐都、民和、循化四县区)连续8d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7月27日~30日连续4d,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35℃。7月30日,乐都、民和最高气温达37.8℃,其中民和创历史最高气温极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平安、乐都、民和等地区遭受较严重的干旱灾害。针对这次高温、干旱天气灾害,海东市气象台及时发布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同时,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评估灾情,并及时上报灾情。由于高温天气预报准确,预警发布及时,为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掌握旱情发展趋势、指挥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在今后的预报服务工作中,量身打造移动气象参谋——“掌上气象”APP客户端,进一步提高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时效,推出“海东气象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天气预报预警、农事活动指南、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三农政策宣传等系列服务,使海东气象服务手段进一步得到拓宽。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