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35~45岁城市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74例35~45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在健康教育前进行基线调查,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3月后对同一对象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对象的合理膳食知识明显增加(P〈0.01),动物类脂肪摄入者、腌制食品摄入者、高盐饮食者、牛奶摄入较少者在行为转变各阶段的分布发生明显改变(P〈0.05);水果、蔬菜摄入较少者在行为转变各阶段的分布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变研究对象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失地农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以及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抽取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4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4个街道,其中2个街道作为失地农民对象的来源,2个街道作为城市居民对象的来源。每个街道各抽取1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调查200人,共调查3263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情况、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素养3方面,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结果失地农民以前吸烟的比例(22.65%)要高于城市居民(20.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地农民饮酒率(33.56%)略高于城市居民(32.71%),城市居民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都优于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健康素养为12.78%,城市居民健康素养为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失地农民在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和科学健康观中与城市居民相差最大。结论浙江省失地农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要整合资源,增强失地农民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开展针对失地农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相关工作,提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简介:目的调查城市居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广州市中心街头随机抽取过路行人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自填方式。结果在发出的200份问卷中,收回147份有效问卷。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3.3%,知道其传播途径的占76.2%,同时知道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的占60.5%: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率为59.2%;知道如何预防的占47.0%;对艾滋病患者持积极态度的占65.6%。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和性别。文化程度高、年轻人、男性群体和已婚者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识。结论目前,城市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还相对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应放在对女性人群、未婚人群和文化程度低者的教育上。要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以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简介:目的了解城市居民对入户调查的态度.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西市区70户城市居民进行家庭小药箱的调查,调查员利用此机会进行另一项问卷调查,以了解被调查者对入户口调查的态度.结果70户中,50户(71.4%)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其中38户(54.3%)是经过说服后才同意接受调查的.20户拒绝入户调查.拒绝调查者多在40岁以上(尤其是50~60岁),主要为无业着.拒绝的理由为:自己弄不懂,说不清(30%),忙于其他事情(25%),已经接受类似调查(20%),认为调查没有必要(20%),或调查员沟通方式不当(5%).全部被调查者拒绝接受电话号码调查,80%的人对调查收入有疑虑,40%的人不愿调查员查看药箱.结论入户调查仍有一定困难.政府支持及合适的沟通技巧对调查十分重要.女性以及外表文弱的调查员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17年中国城市居民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2017年以2015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16个项目省份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及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年龄≥18岁、能够理解调查程序的居民纳入研究。共纳入32 257名研究对象,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及职业人群分别有15 524、8 016、2 289、6 428名。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及针对9种常见致癌因素(吸烟、饮酒、纤维类食物、饮食过烫腌制食品或嚼食槟榔、幽门螺杆菌、霉变食物、乙型肝炎感染、雌激素、锻炼)的预防意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预防意识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具备肿瘤预防意识者占77.4%,4类亚组人群分别为77.4%、79.9%、77.2%和74.5%。针对9种危险因素预防意识正确回答率为55.2%~9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和现患癌症患者、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共同生活家庭人口数≥3名者的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素养较高(P值均<0.05);男性、高年龄组(≥40岁)、企业人员/工人和公司职员等、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群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素养较低(P值均<0.05)。结论中国城市居民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癌症筛查干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共同生活家庭人口数和地区等与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素养有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2017年以2015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16个项目省份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及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年龄≥18岁、能够理解调查程序的居民纳入研究。共纳入32 257名研究对象,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及职业人群分别有15 524、8 016、2 289、6 428名。对肿瘤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治知识需求等态度和意识方面的健康素养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城市居民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56.97%;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和职业人群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5.01%、59.08%、61.99%、57.31%(P<0.001)。与≤39岁人群、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已婚、东部地区、自评无患癌风险人群相比,50~69岁、其他职业、非在婚、中西部地区、患癌风险自评不清楚者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P<0.05);与男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及社区居民相比,女性、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和职业人群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我国城市居民肿瘤防治意识角度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仍有可提升空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区、婚姻状况、患癌风险自评、人群分类等是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男性、50~69岁、低文化程度、中西部地区、不清楚患癌风险、无特定环境接触肿瘤防治知识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是肿瘤防治健康素养应重点干预的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城市居民社区心理服务需求及其与居民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策建议。方法2017年5月至6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98例,描述分析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状况,比较研究其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与年龄负相关,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服务满意度正相关;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健康自评结果正相关,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需求程度、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负相关。结论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改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心理健康知识尚需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成效不佳,需要突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内容。建议重视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增强自我调整完善能力,加强服务机构人员建设,符合城市居民内在需要。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居民对凉茶的认知情况、饮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正确饮用凉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现居住于广州市和肇庆市的居民,用社区街头拦截和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对抽中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对凉茶属性、主要成分的认知,凉茶的饮用状况及饮用习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凉茶饮用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4名居民,其中广州1005人(占46.7%),肇庆1149人(53.3%)。男性957人(占44.4%),女性1197人(55.6%);以12—19岁组人数最多(522人,占24.2%);籍贯以广东为主(1781人,占82.7%)。调查对象中98.7%(2127/2154)知道1种及以上的凉茶,49.2%(1047/2127)认为凉茶属于中草药。43.7%(942/2154)知道6种及以上凉茶成分。99.1%(2108/2127)知道任1种凉茶的调查对象曾喝过1种或以上凉茶,其中,有799人(37.6%,799/2127)具有较为固定的凉茶饮用习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39岁(OR=1.47)、40—49岁(OR=1.58)、t〉50岁(OR=1.70),籍贯为广东(OR=2.92),现居广州(OR=2.97),知道凉茶成分的种类1~5种(OR:2.28)及t〉6种以上者(OR=3.40)具有饮用凉茶习惯的可能性更大(P〈0.05或P〈0.01)。结论凉茶在广东2城市居民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年龄、籍贯、现居地和对凉茶成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凉茶饮用行为的因素,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宣教及干预,以促进凉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城市居民社区心理服务需求及其与居民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策建议。方法2017年5月至6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98例,描述分析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状况,比较研究其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与年龄负相关,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服务满意度正相关;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健康自评结果正相关,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需求程度、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负相关。结论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改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心理健康知识尚需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成效不佳,需要突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内容。建议重视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增强自我调整完善能力,加强服务机构人员建设,符合城市居民内在需要。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M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现场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中调查对象为城市居民的M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2500人,平均年龄(55.59±14.18)岁,女性占62.24%。MS粗患病率为21.24%,标化患病率为14.5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1)、饮酒者中过去12个月有有害饮酒史(OR=2.20)、食用油摄入过多(OR=2.13)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城市居民MS患病率高,应针对有害饮酒和过多摄入食用油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的相关性,为城市居民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燕南社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系统患病率与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2年燕南社区居民NCD患病率为24.34%,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整体NCD患病率中占60.51%。死亡率方面,居民NCD年均死亡率为561.61/10万,其中心血管患者死亡率为363.39/10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整体NCD死亡率中占64.71%,非心血管疾病的NCD患者死亡率为35.2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近年来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体NCD患者中占首要位置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一结论对我们今后预防以及调整NCD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