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体位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体位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体位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苏醒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测定已改为同一管血同一台仪器测定,为了明确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合理安排采血时间,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测定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份枸橼酸钠抗凝的外周血标本测定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测定,室温放置2h,4h,6h后各测定一次,与即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即时结果与室温放置2h.4h测定结果比较,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即时结果与4h,6h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测定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标本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后对不同的测定项目均造成一定影响。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最好都在标本采集后2h内完成测定,如不能完成也要控制在4h内完成,否则会对测定结果造成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入院时两组参与人群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梗死面积,并进行3个月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实验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死亡患者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各50人。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传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刀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近视患者临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筛选70例超高近视并接受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手术患者为入组样本,时间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5月期间内进行,结合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以及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数据归纳、总结。结果:研究组焦虑评分(31.51±1.54)、抑郁评分(31.36±1.28)显低(37.56±1.37)(38.68±1.70)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2.85%)低于(17.14%)对照组呈现优势性P<0.05,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80.00%)两者间差异明显,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近视患者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取得患者满意、认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体牙髓病科门诊患者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牙体牙髓病科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就诊治疗满意度展开统计与对比。结果经研究结果得出,在患者男女比例就诊率上,女性患者就诊几率要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在年龄统计中发现,25~60岁就诊人数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患者;在就诊治疗满意度上,60岁以上患者对牙体牙髓病科门诊就诊满意度相较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更低。结论牙体牙髓并科门诊患者的就诊特点会根据患者自身年龄、性别以及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但若根据不同时代就诊患者作出针对性了解,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服务效率,使门诊患者得到更完善的就诊服务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运用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的十个月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结束后,患者均痊愈,且前牙都达到了正常的覆盖,面型也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少数患者的软组织在植入微型种植体周围出现了轻度浮肿现象,但是无感染症状。在治疗期间患者都无明显不适感,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在加强正畸支抗中实行微型种植体操作简便、可靠性较好、较灵活,且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建立梅毒螺旋体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V)DNA多聚酶I(polA)基因序列,设计MGB—Taqman探针和PCR引物,对TPPA法检测到的不同国家和人种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和阴性人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验证该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PCR产物测序证实新建的荧光PCR方法可以扩增到梅毒螺旋体polA基因区200bp长DNA片段。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检出每微升血液中10拷贝梅毒DNA。在31例TPP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中,有21例为PCR阳性。证明其中10例TPPA法阳性为非现行感染,可能不具有传染性。统计分析表明该荧光PCR方法与TPPA方法对不同国家和种族人群检测结果未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新建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排除TPPA法阳性梅毒患者中非现行感染的旅行者,是适用于不同地区和种族的旅行者进行梅毒检测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628对自然流产夫妇的1ml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计算机软件进行核型分析,计数30个核型,异常核型者计数加倍,分析5个核型。结果628对自然流产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86例,异常检出率6.8%(86/1256),其中平衡易位28例(罗伯逊易位4例),9号臂间倒位15例,Y倒位2例,1号和16号次缢痕增加20例,XXX综合征2例,特纳综合征嵌合体1例,小Y6例,随体增加7例,13号和15号短臂增加5例。在86例染色体异常中,男性异常者40例,女性异常者46例,无一对夫妇同时存在染色体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都应进行双方染色体检查,有组于病因的分析和诊断,并为生育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