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根除Hp及治疗消化性溃疡高效、副作用小、依从性好、费用低方案。方法对90例经胃镜、快速尿素酶实验及组织学染色确诊为Hp(+)及初发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2组,用H2RA为基础组和以PPI为基础组联合根除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疗程结束4周后,以胃镜、快速尿素酶实验及组织学染色结果比较Hp根除率及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结果H2RA组Hp根除率为88、9%,溃疡愈合率为91.1%。PPI组Hp根除率为93、3%,溃疡愈合率为93.3%。H2RA组与PPI组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H2RA为基础组三联治疗方案根除Hp及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根除率高、疗效好、疗程短、依从性好、费用低特点。

  • 标签: HP 治疗 消化性溃疡 致病因子 根除率
  • 简介: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治疗癌性黄疸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有黄疸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两组:①对照组(菌栀黄/TAD+门冬氮酸钾镁)按常规给药。②HCP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HCPT(8~10mg/d,7~10日,3~4周重复1次,连用2~3个周期)。结果HCPT组较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HCPT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KPS评分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PT能减轻癌性黄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治疗药物。

  • 标签: HCPT 治疗 黄疸 癌性 对照组 近期疗效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关键。MiR-20a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循环血液以及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均明显上调,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MiR-20a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调控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诱导化疗耐药产生。血清/血浆miR-20a单独或与其他miRNAs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以及疾病进展、复发和预后预测,有可能成为新非侵入性胃癌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微RNAS MiR-20a 胃肿瘤 诊断
  • 简介:光动力疗法是近10年迅速发展起来一种肿瘤治疗新技术,具有并发症少、实施简便、可反复进行等优点,至今已进入临床扩展阶段。现就其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光动力疗法 肿瘤治疗 护理体会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MPP3表达减少与大肠癌发病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MPP3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MPP3蛋白表达。结果大肠腺瘤中MPP3表达无明显减少(P〉0.05),部分大肠癌组织中MPP3表达减少,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更常见(P〈0.05),DukesC期和D期患者比DukesA期和B期患者更常见(P〈0.05)。结论MPP3表达减少在大肠癌中为常见现象,而且在晚期肿瘤更明显,因此,MPP3在大肠癌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MPP3 大肠腺瘤 大肠癌
  • 简介:背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是一种并非罕见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近年报道例数明显增多。目的:总结SPNP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13例SPNP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α1-抗胰蛋白酶(AT)、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CD56、CD10、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胃泌素、生长抑素等表达。结果:526例胰腺肿瘤患者中,13例(2.5%)诊断为SPNP,男女比例为1∶5.5,平均年龄31.5岁,瘤体平均直径8.0cm。术前影像学诊断SPNP者6例(46.2%)。组织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状区和假乳头结构。影像学显示4例浸润血管和周围组织,其中1例发生肝转移。免疫组化示α1-AT、α1-ACT、波形蛋白均呈阳性,11例NSE阳性,无胰岛素和胃泌素阳性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SPNP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免疫组化检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价值,手术治疗对SPNP疗效较好。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干部.因乏力腹胀1年于2004年6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7月出现乏力腹胀,肝功能ALT60u/L,TBIL30μmol/L,未予诊治.2004年3月ALT83.9u/L,AST90.7u/L,TBIL40.3μmol/L,GGT1963.3u/L,ALP401.9u/L,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收住我院.查体除肝掌可疑阳性外,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阴性 mol/L 效果不佳 对症治疗 可疑阳性
  • 简介: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净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方法将96例接受基础治疗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乳

  • 标签: 净治疗 性脑病 治疗肝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交通事故伤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686例交通事故伤员病例。结果本组好转治愈648例,死亡21例,转院8例,特殊原因未治9例。结论交通事故伤者伤情复杂,但只要掌握其特点,注意加强院外抢救、首诊负责制及科室协作等,能够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交通事故 受伤者 抢救治疗 法律意识 医疗纠纷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道血管畸形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胃肠道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病例,就其发生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以小肠和右半结肠多见,临床特点多数病例病程长,反复、间歇性便血。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率为45.5%(10/22)和87.5%(7/8)。结论内镜和血管造影仍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先采用创伤性少方法,手术治疗要准确定位。

  • 标签: 胃肠出血 诊断
  • 简介:人体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存在复杂交互作用,从而维持肠道稳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衡是IBD发生、发展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IBD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肠道菌群失衡在IBD中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不同剂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12例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放射剂量50-60Gy组及65~70Gy组,放疗前及放疗后应用T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T总细胞(OKT3)、TH细胞(OKT4)、TS细胞(0KT8)。结果所有患者放射治疗结束时与放射治疗前两组OKT细胞反应率比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0.01),50~60Gy与65~70Gy两组放疗前后各OKT细胞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量放疗可解除癌细胞对OKT3、OKT4反应细胞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放射剂量>50Gy后剂量改变对患者体内各T细胞反应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患者 食管癌 放疗 T细胞亚群 OKT3 经统计学处理
  • 简介:FTY720是一种由冬虫夏草培养液多球壳菌素合成鞘氨醇类似物,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化疗敏感性、抑制肿瘤转移。本文就FTY720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FTY720 肿瘤 细胞凋亡 抗药性 肿瘤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居民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并探讨预后影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5例GIST患者病案资料(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免疫组化),随访登记患者生存时间,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GIST患者主要有血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其中血便102例(61.82%),腹痛117例(70.91%),腹胀141例(85.45%),不同肿瘤部位GIST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11例(6.67%),2~5cm55例(33.33%),5.1~10.0cm53例(32.12%),〉10cm46例(27.87%)。核分裂像/50HPF:≤5个138例(83.64%),6~10个15例(9.09%),〉10个12例(7.27%)。CD117阳性155例(93.94%),CD34阳性132例(80.00%),SMA阳性65例(39.39%),S-100阳性13例(7.88%)。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肿瘤直径〉10cm12例,胃间质瘤肿瘤直径最小.结直肠间质瘤Fletcher分级最高.不同肿瘤部位GIST患者肿瘤直径、Fletcher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随访151例(91.52%)患者,其中复诊随访36例,电话随访98例,家访17例,其中6例死于其他疾病,4例意外(自杀、车祸),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95%、72.02%和66.98%,平均生存时间为(23.3711.51)月。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年龄、Fletcher分级、13服IM治疗均是GIST患者生存率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为血便、腹痛、腹胀,免疫组化可作为临床诊断GIST常用指标,Fletcher分级评估患者预后.13服IM靶向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etrpylori)粘附能力与粘附特征,探讨Hp粘附机理及其致病.方法用10株临床分离Hp对四个6~8月龄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不同Hp粘附能力有很大差别.存在强粘附株和弱粘附株;不同Hp对不同胎儿胃粘膜组织各个部位粘附特征亦有差别.结论Hp可分泌多种粘附素,机体分泌粘附素受体亦多样,它们表达种类以及数量影响粘附结果.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胎儿 幽门螺杆菌 粘附能力 粘附素 分泌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急症,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少数病人以腹痛为主诉,缺乏明显胸痛、胸闷症状,在就医初始容易误诊。我们自1998年以来,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15例;其中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就医者18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腹痛 症状 发病机理 迷走神经 心肌酶
  • 简介:我们处于和平环境之中,对突发性事件防范能力逐渐减弱,直至“非典”疫情爆发,使我们又重新认识到树立防范观念与危机意识重要性。应急状态下,护理管理是否及时、到位、有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救治工作开展和病人安危。作为传染病医院护理管理者,切实将危机管理融入护理管理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运作严整性。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危机管理 医院护理 护理管理者 理中 “非典”疫情
  • 简介: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急腹症,早期腹腔灌洗可清除渗出炎性细胞因子等,提高SAP治愈率.目的:观察短期腹腔灌洗对SAP疗效.方法:选取57例SAP患者,其中26例伴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或穿刺腹腔有渗液患者行腹腔灌洗,31例未行腹腔灌洗者作为对照组.腹腔灌洗在起病3天内进行,并持续约3~7天.对SAP患者腹腔灌洗前后APACHE-Ⅱ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并评估并发症发生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SAP患者行腹腔灌洗后,APACHE-Ⅱ积分由14.4±6.5降至8.1±2.4(P<0.01),血清CRP水平由272.4mg/±51.6mg/L降至65.3mg/L±11.5mg/L(P<0.01),且较对照组基础治疗后下降更为显著(P<0.05和P<0.01).腹腔灌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1天±0.5天对3.2天±1.4天,P<0.05).结论:短期腹腔灌洗能明显改善SAP患者一般情况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灌洗 患者 SAP 并发症 对照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健康饮食护理在胃癌介入治疗后应用价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收治86例行介入治疗后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健康饮食护理在胃癌介入治疗后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改善胃癌患者饮食状况,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 胃癌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