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大鼠CYP45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阿托伐他汀(AV-T)组、银杏叶提取物(GBE)组、GBE联合AV-T组,每组6只。NS组用生理盐水1mL/(kg·d)灌胃,AV-T组1mg/(kg·d)AV-T灌胃,GBE组50mg/(kg·d)GBE灌胃,GBE联合AV-T组GBE50mg/(kg·d)联合AV-T1mg/(kg·d)灌胃。6周后,取大鼠肝脏,制备肝微粒体,CO-还原差示光谱法检测肝微粒体CYP450酶含量;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CYP3A4和CYP2C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S组及AV-T组相比,GBE组、GBE+AV-T组CYP450酶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NS组及AV-T组相比,GBE组、GBE+AV-T组CYP3A4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GBE组、GBE+AV-T组CYP2C9的表达显著上升(P均〈0.01)。结论GBE与AV-T联合应用后,使大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增高,且影响CYP3A4和CYP2C9的蛋白表达,由此可能会影响AV-T的疗效。
简介: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多以苷形式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组织和血浆中蒽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浓度。对家兔和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制剂后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在家兔和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满足二室模型,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用大黄酸以及总蒽醌的量来计算出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肾、肝、心和血中,并依次减少,蒽醌类化合物在体内主要以大黄酸的形式存在并由肾排出体外。可以以大黄酸作为指标成分来进行含大黄类成分的复方制剂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采取复合维生素和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象8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复合维生素和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复合维生素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铁调素(hepcidin)、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等铁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铁调素(hepcidin)、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8、2.748、3.909、4.234,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健康体检人群分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及非酶抗氧化物检查,对其进行比较,并分析认知功能总应答数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非酶抗氧化物的水平浓度降低可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有关。
简介:国产氟他胺片剂(检品)与进口片剂(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比较,通过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氟他胺片剂(250mg)后,测定血液中活性代谢物2-OH氟他胺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当接近(P>0.05),检品和参比制剂的Cmax为0.88±26ug.ml^-1和0.84±0.23ug.ml^-1,Tmax为3.22±0.83h和2.73±0.99h;T1/2β为11.37±1.28h和12.69±1.66h;AUC0.48为7.16±2.30ug.h.ml^-1和7.26±1.84ug.h.ml^-1,用检品和参比制剂的AUC0-48计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6±16.08%,经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中国办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简介: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合用中药制剂五酯胶囊(wuzhi-capsule,WZ)前后CYP3A4探针药咪哒唑仑(Midazolam,MDZ)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哒唑仑(1’hydmxymidazolam,1’-OH—MDZ)的动力学过程,以证实WZ是否影响MDZ的代谢过程,从而间接证明WZ对CYP3A4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两期,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第-周期单剂量口服MDZ15mg后,开始连续服用WZ3粒,bid×7d,在第二周期依然单剂口服MDZ15mg,同时服用WZ3粒。每期口服MDZ后即按设计的时间采血,用LC/MS/MS法测定血浆MDZ及1’-OH。MDZ浓度,并分别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WZ前后MDZ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24分别为(578-±227)和(1186±320)μg·L-1·h;t1/2分别]为(3.4±1.0)、(3.6±1.1)h;CL(s)分别为(31±17)、(14±6)L/h;tmax分别为(0.8±0.5)、(1.6±1.2)h;C-分别为(171±70)、(282±152)vg/L;V/F(C)分别为(149±98)、(67±24)L。合用WZ前后1’-OH.MDZ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G-24分别为(141±699)、(129±49)μg·L-1·h;t1/2分别为(5.6±3.3)、(5.0±2.1)h;CL(S)分别为(130±68)、(134±72)L/h;t-分别为(0.8±0.3)、(1.6±1.2)h;C-分别为(48±23)、(36±28)μg/L;V/F(C)分别为(918±499)、(935±544)L。结论:与使用WZ前相比,使用WZ后MDZ的AuC0—24和C-分别增加119.4%、85.6%,CL(s)降低52.1%,tmax延迟1倍。WZ能显著增加MDZ的血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推测WZ可能是一种CYP3A4抑制剂或含有具有CYP3A4抑制作用的成分。
简介:目的:采用新型聚阳离子载体压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of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pTRAIL),解决基因药物难以入胞、容易降解的问题,并考察其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用纳米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及电位,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硬脂酰多肽(SHR)及硬脂酰多肽聚合物(SHRss)压缩pTRAIL的能力;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对SHR/pTRAIL和SHRss/pTRAIL的摄取能力;用CCK-8法检测载体的细胞毒作用及纳米复合物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SHR和SHRs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压缩pTRAIL,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SHR/pTRAIL和SHRss/pTRAIL。N/P=10时,两种纳米复合物的粒径最小,分别为(306.22±31.64)和(184.41±25.16)nm。交联后的SHRss能够显著增强SHR压缩pTRAIL的能力,增加肝癌细胞的摄取,提高pTRAIL的药效。SHR/pTRAIL和SHRss/pTRAIL分别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8±9.46)%和(65.39±5.43)%。结论:低毒、高效的SHRss/pTRAI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运复合物用于治疗肝癌。
简介:利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方法,从丹顶草提取物中筛选出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活性的四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aceriphyllicacidC(1),aceriphyllicacidD(2),aceriphyllicacidE(3)和aceriphyllicacidF(4)。所得化合物1-4有效抑制PTP1B活性的IC50值范围在(2.1±1.5)μmol/L到(11.2±2.5)μmol/L之内。化合物1和2的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以混合形式抑制PTP1B活性。
简介:探讨小续命汤提取物(Xiao-Xu-Mingdecoctionextract,XX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aride,LPS)诱导的体内外神经炎症的影响。体外实验应用200ng/mLLPS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4小时以诱导炎症反应。体内实验应用5mg/kgLPS诱导小鼠炎症反应。Griess试剂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IL-1β、IL-6、TNF-α和MCP-1的含量;WB检测Iba-1、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TLR4和MyD88的mRNA水平。结果发现,在体外细胞上,XXM显著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上清液中NO、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增高,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中炎症蛋白TLR4和MyD88的表达。在小鼠脑皮层组织中,XXM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IL-1β、IL-6、TNF-α和MCP-1的水平增高,抑制LPS诱导的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XXM可下调TLR4/MYD88信号通路来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
简介: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顽固性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和LPO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6、IL-10、IFN-γ、LP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L、IFN-γ及LPO水平,平衡血清Th1/Th2细胞因子。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疗交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治疗后再继续服用原药,给予治疗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治疗,停药行三代化疗药物进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再服用小分子化合物继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51.52%);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39%)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疗药物交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简介:目的建立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并研究灌胃给药熊胆粉提取物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乙酸乙酯和甲酸(50∶50∶1)混合溶剂处理,以双氯芬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150mm×2.0mm,5μm),流动相为水(含1mmol·L-1醋酸铵和0.01%甲酸)-甲醇(76∶24),等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岛津LC-MS2020质谱单四极杆检测器,负离子模式。大鼠灌胃100mg·kg-1的熊胆粉提取物,LC-MS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0.078~10.0μg·mL-1,定量限为0.078μg·m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大鼠血浆中2种胆酸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考证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并成功用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