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添加不同颗粒对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及所生成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颗粒添加后涂层力学性能、耐蚀性和装饰性等的变化,提出颗粒添加控制是调整微弧氧化处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颗粒 微弧氧化 涂层 力学性能 耐蚀性
  • 简介:利用十八伯胺改性钙基蒙脱土(MMT)制备出有机MMT。研究了十八伯胺用量、乙酸加入量和改性时间对改性的影响,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对蒙脱土的有机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I))对MMT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十八伯胺用量为4%、乙酸用量为8%(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4h时,蒙脱土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红外光谱和XRD显示,伯胺已进入到蒙脱土层间,使蒙脱土层间距从0.979nm增至1.676nm。

  • 标签: 十八伯胺 蒙脱土 液相 有机蒙脱土
  • 简介:用粒径为20nm的纳米氮化硅(Si3N4)填充丁腈橡胶(NBR)制备纳米橡胶复合材料,用16^#大分子偶联剂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等。结果表明,纳米Si3N4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BR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明显降低内耗,改善了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初步的台架试验显示,添加0.5-1.5质量份左右纳米Si3N4的NBR油封制品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 标签: 纳米氮化硅 NBR 动态力学性能 大分子偶联剂
  • 简介:利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形貌为准球形、棒形、球棒混合型和菱形,粒径在50nm以下、尺寸均一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对合成出的纳米晶TiO2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光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在330nm的激发光下,分别在345nm、363nm、380nm和402nm处存在4个发光峰位。在实验,首次发现和证实了理论计算出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的两种直接跃迁发光,分别对应为X(1b)→X(2b)(345nm)和X(1b)→X(1a)(363nm),主要因为油酸改变了TiO2纳米晶的{001}晶面族晶面的表面态。TiO2纳米晶的紫外吸收峰位于229nm,且与其形貌无关;禁带宽度的计算值接近其理论值3.2eV。

  • 标签: TIO2纳米晶 形貌 荧光探针 紫外-可见光谱
  • 简介: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lnSe2(CIS)类薄膜太阳电池随着其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相对于CIS材料,Cu(InAl)Se2(CIAS)具有更高的禁带宽度,可用比Ga合金更小的相对浓度来实现更可观的带隙,CIAS有望取代CIS成为薄膜太阳电池的新型材料。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CIAS薄膜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及合成机理,并讨论了目前CIAS太阳电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CIAS 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 简介: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准一维功能材料已成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缺乏微观上的加工处理方法,碳纳米管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存储器、传感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磁性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复合不但可以使碳纳米管功能化改性,而且还可通过复合纳米管对磁场的响应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综述了碳纳米管与磁性粒子复合的制备技术,并展望了磁性复合碳纳米管的应用及其前景。

  • 标签: 碳纳米管 磁性粒子 电磁波 复合
  • 简介: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研究温度/机械载荷作用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结果表明,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0.15~0.54范围内。

  • 标签: 热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圆环链
  • 简介:对ZnO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根据制备过程的相态将制备方法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气相法。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对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也介绍了本课题组的工作。

  • 标签: 一维纳米材料 ZNO 制备
  • 简介:综述聚吡咯固体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研究进展,介绍聚吡咯固体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改进措施,展望今后聚吡咯固体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聚吡咯 化学聚合 铝电解电容器
  • 简介:采用HP-8510B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3种不同管径碳纳米管(CNTs)的电磁参数,并对三者的电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NTs的管径不同,其电磁性能也有所变化,随着CNTs管径增加,其复介电常数虚部不断增加,在10~18GHz高频段,管径为30~50nm的CNTs介电损耗角正切较大。根据电磁波传输线理论计算了3种碳纳米管的反射率曲线,厚度为2.0mm时,管径为30~50nm的CNTs的吸波性能最佳,模拟反射率峰值为-26.24dB;管径为20~30nm的CNTs模拟反射率峰值为-12.52dB;管径50~80nm的CNTs模拟反射率峰值为-24.1dB。

  • 标签: 碳纳米管 电磁特性 吸波性能
  • 简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可移动电源,比容量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价格低廉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趋势.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是一种高比容量、高比能量、污染小的潜在高效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总结了聚苯胺和硫单独作为正极材料时的特性及工作原理,并归纳了对单质硫电极的改性方法,综述了聚苯胺/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势、制备方法及目前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聚苯胺 聚苯胺
  • 简介:轻集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路桥与高层建筑。泵送匀质性是轻集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面。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目测观察法、分层度筒法、界面观察法及综合评定法,认为匀质性的测试应简单易行且与混凝土耐久性相结合综合评定,并提出了泵送匀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轻集料混凝土 泵送 匀质性 评价方法
  • 简介: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Fe(Ⅵ/Ⅲ)薄膜电极,研究了制备条件的影响及其电化学性能。利用SEM、AES、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分析了Fe(Ⅵ/Ⅲ)薄膜的微观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e(Ⅵ/Ⅲ)薄膜上有微小的针状颗粒;Fe(Ⅵ/Ⅲ)薄膜电极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进行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Fe(Ⅵ/Ⅲ)薄膜电极表现出初次充放电的高容量和高放电平台,初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逐渐降低并稳定在一个相对低的数值。

  • 标签: Fe(Ⅵ/Ⅲ)薄膜 制备条件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用甲醛气体降解法和染料脱色法评价4种市面上出售的光触媒喷液产品的光催化活性,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两种评价手段的相关性良好。操作简单、耗时短的染料脱色法完全可以替代操作复杂、耗时长的气体降解法,在没有分析仪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肉眼比色,因此,利用染料脱色法就可以实现对光触媒喷液产品的现场快速评价。

  • 标签: 光触媒喷液 光催化活性 甲醛气体降解法 染料脱色法 相关性 快速评价
  • 简介:据报道,铝购买72亿美元可转债,并增持股份至18%的计划,遭部分股东和澳大利亚议员双重阻碍。

  • 标签: 股份 澳大利亚 美元
  • 简介:一、引言汽车工业如今因高等级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和相关产业的技术提高而促进了其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这其中,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化、舒适化、居住化趋势显得尤为突出。而塑料由于其良好的性能、低廉的价格、简单的工艺在汽车工业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汽车工业领域已大量使用塑料,用以代替各种昂贵的有色金属和合金钢材,这不仅提高了汽车造型的美观与设计的灵活性,降低了零部件加工、装配与维修的费用,同时降低了汽车使用能耗。有测试表明,汽车重量每减少1kg,1L汽油可多跑1.1m。汽车塑料化已成为衡量汽车工业发展

  • 标签: 汽车 材料 塑料 应用 塑料工业
  • 简介: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一国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象征。目前全球大多数芯片制造企业一般处于90/65纳米的技术工艺水平。而芯国际65纳米的产品销量已经实现近1亿美元收入;45纳米产品工艺已经完成了完整的工艺流程研发并通过了国际主流客户的验证,年末有望量产;32纳米产品工艺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研发工作,其中关键工艺已在少量芯片上得到验证。

  • 标签: 纳米芯片 国际 产品工艺 研发工作 半导体芯片 科技竞争力
  • 简介:以煤气为还原剂、Fe为活性金属催化还原冶炼烟气SO2制取硫磺。研究了不同载体、不同金属含量、稀土Sm及其含量对SO2还原成S单质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Al2O3粉末越细,SO2还原反应出的硫温度越低;催化剂金属Fe的最佳含量(质量分数)为14%,当反应温度为400℃时,硫的产率为81.92%;稀土Sm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当反应温度为360℃时,Sm-Fe/Al2O3的硫产率与Fe/Al2O3相比提高了40.5%。Sm-Fe/Al2O3催化剂的活性与Sm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本试验条件下,稀土Sm的最佳含量(质量分数)为1.0%。

  • 标签: SO2 催化还原 硫磺 烟气 稀土Sm
  • 简介:材料、信息技术、能源并称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三大基础产业,而信息技术和能源是以材料为依托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功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智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现代文明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家电技术、人体医疗及保健技术等领域。

  • 标签: 永磁材料 应用 办公自动化技术 电机 信息技术 生态环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