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在性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在总结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广东开展性文化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落实,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利于国家人口安全,有利于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有利于文化大省建设。并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应采取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性文化 建设 广东 实践 探索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蠕形螨与酒渣鼻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发表7篇蠕形螨对酒渣鼻致病性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渣鼻患者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感染率高(率差RD=0.32,P=0.02).结论酒渣鼻患者毛囊虫感染率比无酒渣鼻者感染率高,提示可应用杀蠕药物治疗酒渣鼻。

  • 标签: 酒渣鼻 蠕形螨
  • 简介:痤疮是一种有着极其复杂发病机制且十分常见皮肤疾病。人群发病率非常高,特别是青少年。痤疮主要发生于面部,可形成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瘢痕等损害。活动性痤疮及其后遗症,特别是持久性瘢痕,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痤疮和痤疮瘢痕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物理疗法应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好疗效。本文主要对寻常痤疮及痤疮瘢痕物理治疗方面的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寻常痤疮 痤疮瘢痕 光疗法 激光疗法 磨削术
  • 简介: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迅猛发展,使得大部分不孕家庭拥有属于自己孩子愿望已不是梦想,但代理孕母出现引发许多伦理争议。如果女性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而会影响社会和谐与安定。本文在概述当今一部分学者和女权主义者对代理孕母支持和反对观点基础上,提出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角来看待代理孕母这一问题,并阐述了其相关意义。

  • 标签: 代理孕母 女性伤害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视角
  • 简介:人从生到死无不与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性好奇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男孩女孩从相互观察外生殖器形态,到问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等问题,都说明想知道有关性知识从小就开始了,并且它一直伴随着人一生。那么如何满足人们对性知识渴求,开展性教育是一种最有利传播方式。性教育是性科学知识教育,即向人们提供人性科学解释和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包括对友谊、爱情、婚姻和两性关

  • 标签: 普及 学校 性教育 必要性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焦点。作者根据自己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区别,以及各自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发病与马拉色菌、脂质、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以上因素认识及研究,有助于脂溢性皮炎预防及治疗。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面部美容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应用射频治疗仪对30例求美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皮肤纹理、色泽、弹性及毛孔改变,治疗能量40~360J,每1~2周治疗一次,共5次;并对30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病情Ⅱ~Ⅳ级,治疗能量40~300J,每周2次,共5次。每次治疗前观察、记录临床反应并拍摄皮损图像,结合受治者满意度于疗程结束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美容组总有效率90%;痤疮患者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满意度均在"好"以上。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侵入性射频治疗有良好美容效果,并可作为重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新疗法。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射频 美容治疗
  • 简介:1性治疗是最早使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法之一.回顾近年来勃起功能障碍性治疗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性治疗疗效还没有大样本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加以证实.先前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也很少有与其他治疗方法对比研究,而且各文献病例选择、疗效评估方法并不一致,导致疗效比较有许多困难,甚至无法比较.影响性治疗预后因素很多,有许多心理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学因素.尽管如此,许多研究仍表明性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法.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治疗 临床试验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 对比研究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姜黄是多年生姜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广泛栽培.从中提取姜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常用来作为调味品和食物添色剂,同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解痉、抗炎和抗氧化效应,抑制肿瘤发生和生长,特别是姜黄素防治皮肤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姜黄素在肿瘤发生不同阶段所发挥抗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姜黄素 防治措施 皮肤癌 生姜科植物 肿瘤
  • 简介:目的了解寻常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特征表现,并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激光美容中心进行痤疮治疗180例痤疮患者和同一时期进行美容咨询50名健康者,应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和SOFT5.5皮肤性质测试仪对患者和健康者皮肤性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VISIA数据显示与男性健康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纹理、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女性痤疮患者在皱纹、毛孔、紫质和红色区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痤疮患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色素斑、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男性健康者在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红色区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差别主要在紫质和红色区;SOFT数据显示与男性健康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油脂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女性痤疮患者水分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痤疮患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pH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男性健康者在水分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pH和弹性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差别主要在水分和油脂。结论寻常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特征较健康皮肤表现为皮肤pH、水分和油脂等肤质差异性且具有明显性别差异性。

  • 标签: 痤疮 寻常 皮肤性质 面部分析 定量评价
  • 简介:尽管与疱疹样皮炎(DH)发生有关特异性IgA自身抗体还未知,但其存在被认为是DH发生必需。截至目前,DH患者尚无IgA缺陷病例报道。相反,2%~3%乳糜泻患者被发现有IgA缺陷,这个比值是正常人群10~15倍。作者报道在2例DH患者中发现有IgA部分缺陷。作者评估了血清是否存在抗肌内膜、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抗表皮谷氨酰胺转移酶和抗麦胶蛋白IgA自身抗体。2例患者均出现抗肌内膜和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IgA自身抗体及DH血清标志物。在IgA缺陷时,与之相应IgG自身抗体是无意义DH血清学标记。上述情况常见于乳糜泻患者。作者检测了98例DH患者血清总IgA水平,

  • 标签: 特异性IgA IgA缺陷 疱疹样皮炎 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 IgG自身抗体 血清标志物
  • 简介:神经酰胺即N-脂酰基(神经)鞘氨醇,是人体角质层脂质重要成分,皮肤神经酰胺在人表皮角质层结构稳定、细胞增殖和分化、表皮屏障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其性质和数量影响着皮肤屏障及部分皮肤病,目前检测神经酰胺方法种类较多,但只有小部分可运用于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检测。本文简单综述现有的皮肤角质层神经酰胺检测方法。

  • 标签: 皮肤 神经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 简介:敏感性皮肤是常见皮肤异常状况,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发红,容易产生瘙痒、烧灼、刺痛、紧绷等感觉.其特征是主观症状明显,客观症状轻微,受到外界轻微刺激就会产生强烈反应[1-4].一般认为敏感性皮肤是内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诱发因素复杂多样.

  • 标签: 敏感性皮肤 流行病 发病机制 抗原 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改变与糖尿病性ED关系.方法:将ADA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男性患者,根据其有无ED分为糖尿病ED组与糖尿病非ED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同时有肝、肾、甲状腺疾病,并停用了各种影响勃起功能和性激素药物,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ED组睾酮明显低于非ED组[(1.95±0.23vs4.01±0.38)ng/ml,P<0.01],两组PRL、E2、血糖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3.5±2vs13.1±2.1).ng/L,P>0.05][(38.9±8.5vs39.3±8.6)ng/ml,P>0.05].[(10.3±3.7vs9.9±3.5)mmol/L,P>0.05].ED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ED组[(52.4±8.1vs42.1±5.4)岁,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分别为33.4±10.6、12.9±4.1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致睾酮下降是糖尿病性ED产生原因之一,患者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也与糖尿病性ED相关.

  • 标签: 糖尿病性 性激素 ED患者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