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妇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于我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8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社区卫生服务,观察组41例患者则结合开展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妇产科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6-11月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3~7岁儿童63 292名。基于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界值点筛检出肥胖儿童1 522名(男童1 006名、女童516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同性别、年龄相差≤6个月、身高相差≤5 cm”随机选择同一调查区域内体重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进行配对。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17个肥胖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括出生体重≥4.0 kg、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出生后前6个月人工喂养、食欲强、进食速度快或慢、户外活动强度较低、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每日视屏时间<1 h或≥2 h、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母亲超重、父亲超重、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非核心家庭、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照护人为(外)祖父母和/或保姆。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12个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包括出生体重≥4.0 kg(OR=1.83,95%CI:1.29~2.61,P<0.001)、剖宫产(OR=1.22,95%CI:1.07~1.39,P=0.003)、妊娠期糖尿病(OR=4.57,95%CI:2.13~9.79,P<0.001)、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52,95%CI:1.11~2.07,P=0.008)、单亲家庭(OR=4.79,95%CI:1.44~15.88,P=0.010)、母亲超重(OR=2.58,95%CI:1.93~3.46,P<0.001)、父亲超重(OR=2.40,95%CI:1.86~3.10,P<0.001)、食欲强(OR=7.78,95%CI:5.38~11.27,P<0.001)、进食速度快(OR=6.59,95%CI:4.86~8.94,P<0.001)、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OR=1.42,95%CI:1.09~1.85,P=0.009)、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OR=1.59,95%CI:1.13~2.23,P=0.007)、每日视屏时间≥2 h(OR=1.69,95%CI:1.27~2.24,P<0.001)。③交互作用分析显示4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交互作用,包括母亲超重和父亲超重(OR=5.53,95%CI:3.76~8.13,P<0.001)、食欲强和进食速度快(OR=54.48,95%CI:32.95~90.06,P<0.001)、户外活动强度较低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OR=2.12,95%CI:1.29~3.48,P=0.002)、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和每日视屏时间≥2 h(OR=2.83,95%CI:1.71~4.68,P<0.001)。结论筛选出12个肥胖影响因素,包括高出生体重、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单亲家庭、母亲超重、父亲超重、食欲强、进食速度快、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短、每日夜间睡眠时间较短、每日视屏时间过长,其中母亲超重与父亲超重、食欲强与进食速度快、户外活动强度较低与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短、每日夜间睡眠时间较短与每日视屏时间过长存在交互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AHEI-2010)评价的城市女性膳食质量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于2016年3至7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从北京、广州、成都、兰州、许昌、吉林、芜湖和郴州8个城市抽取1 061名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单日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对象的膳食情况,计算AHEI-2010得分并按三分位数将膳食分为低、中等和高膳食质量。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收缩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质量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48.0±17.5)岁,AHEI-2010得分的M(P25,P75)为46.52(40.04,54.88)分,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3.3%(141例)和50.0%(530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城市、受教育程度、饮食控制情况、体力活动、能量摄入、腰围等因素后,与低膳食质量相比,中等和高膳食质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0.96(0.57~1.62)和0.63(0.36~1.09),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0.93(0.64~1.35)和1.28(0.87~1.88)。结论基于AHEI-2010评价的城市女性膳食质量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无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增城市计生、妇幼部门联合进行“两癌”的防治模式的全面分析,并对增城市各部门间对联合进行“两癌”防治的协作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以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方法利用计生及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以及相关各部门的有调协作,共同完成了对“两癌”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对增城市9000例女性随机抽查,进行“两癌”筛查及干预工作。结果通过计卫联手开展增城市“两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与筛查干预,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并对增城市9000女性进行随机抽查,知晓率达88.1%(知晓人数7929/调查总人数9000),治疗率94.6%((已接受治疗的癌前病变+癌人数191)/检出癌前病变+癌总人数202),控制率达到83.2%(癌前病变人数168/检出癌前病变+癌总人数202),而“两癌”晚期癌的发病率也大大降低,使增城市女性“两癌”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以增城市计生、妇幼部门等相关部门有效的互相协作,联合进行“两癌”的防治模式,并取得了极佳的防治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及人格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救治病区收治确诊的50例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其他病区收治的50例确诊精神分裂症的普通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量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患者的人体特征及冲动行为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职业分布上差异显著(P<0.05)。MOAS评分统计显示,观察组对象在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体积攻击等分项及MOAS总分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MPI评分统计显示,两组在L项、Hs项、D项、Hy项、Pa项、Si项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冲动行为,在实施救治中应特别注意,同时依据其职业人格特征针对性的给予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