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检查检验结果、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NICU住院、且检验出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新生儿病例资料,对患儿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1例NICU住院患儿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其中甲型流感2例、乙型流感9例;10例(90.9%)患儿出现呼吸道症状(需升级氧疗8例、并发肺炎7例、呼吸困难4例、呼吸暂停2例),7例体温波动(发热6例、低体温1例),5例有循环系统症状,5例有消化系统症状,3例有泌尿系统症状,8例合并其他全身症状(精神反应一般或反应差3例、黄疸加重3例、体质量下降3例、血糖增高2例、水肿和硬肿1例)。治疗上,采用静注人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10例,血浆免疫支持治疗2例,帕拉米韦抗病毒治疗1例;8例升级氧疗,其中上调无创呼吸机参数或模式4例、上调鼻导管给氧浓度2例、无创改为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鼻导管给氧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4例患儿接受抗休克和/或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结论NICU住院新生儿合并流感病毒感染以呼吸系统症状、发热为主要表现,并发肺炎比例高,多系统同时受累时常导致严重疾病状态,需采取综合支持治疗;应关注相关症状,尽早检测流感病毒,明确诊断、及时隔离是防止暴发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流感染来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14株CRKP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血清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014至2018年,共有155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其中14例由CRKP引起,占9.03%。PFGE和MLST分析表明,3株ST11型CRKP同源性>90%。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耐药基因以blaKPC-2为主,在我国首次分离到1例携带blaNDM-7的CRKP菌株,来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到4株血清型为K1型的CRKP。8例患者在获得血培养药敏结果后改用抗菌药物,6例好转出院。结论对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及ICU患者,应及早进行CRKP筛查和病原学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他们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因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6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160例甲型流感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159例,99.38%),其中121例(75.63%)并发甲型流感肺炎,157例(98.13%)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乳酸脱氢酶(OR=1.010,95%CI: 1.003~1.017)和C反应蛋白(OR=1.091,95%CI:1.034~1.150)是影响甲型流感患者并发肺炎的因素。结论发热为甲型流感最常见的症状,病毒性肺炎为其常见并发症,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可作为评估甲型流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对缺少唾液酸残基巨噬细胞的侵染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对I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R8、Memphis、Aichi三种甲型流感病毒株以相同的病毒滴度分别侵染MHS肺泡巨噬细胞,对照组(NC)加等量PBS,24 h收集上清及细胞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病毒的负载量;普通倒置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实验组及NC细胞病变;实时荧光定量RCR法检测实验组及NC巨噬细胞样本中IFN-β、IFN-γ及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HS巨噬细胞被3株甲型流感病毒株侵染后,镜下均观察到细胞病变,Aichi病变程度最强、Memphis次之、PR8最弱。在细胞和上清样本中检测到Aichi和Memphis核酸拷贝数较高(Aichi:胞内Ct=14.93,上清Ct=19.05;Memphis:胞内Ct=17.15,上清Ct=21.39),PR8拷贝数较低(胞内Ct=26.86,上清Ct=29.31)。与NC比较,3株病毒均诱导IFN-β高表达(Aichi/NC=210、Memphis/NC=93、PR8/NC=33),同时抑制IFN-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4.00和2 637.00,P均<0.001)。此外,Aichi诱导TLR3表达量升高(Aichi/NC=5.03),与N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P=0.031)。结论尽管巨噬细胞表面缺少甲型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但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被病毒侵染,并影响其胞内病毒RNA识别受体和IFN的表达,不同毒株之间的侵染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的阳性报警时间(TTP)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10 720份住院患儿血培养中结果报告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病人资料。根据相应的判断标准,分为CoNS感染组(154例)、CoNS污染组(113例),收集同时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阳性对照(SA组,37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TP对不同组别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267株CoNS中以人型葡萄球菌(50.94%)、表皮葡萄球菌(34.46%)、溶血葡萄球菌(5.61%)为常见,感染组与污染组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各实验室指标均高于污染组,而TTP均值[19.5(17.4,22.4)]显著低于污染组TTP[30.1(23.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A组TTP[17.1(12.4,25.2)]、其它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CoNS感染组与污染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0.786~0.885)],P<0.01。当TTP最佳cut-off值为22.4 h时,区别CoNS感染与污染的灵敏度为0.796,特异性为0.734。结论儿童血培养以阳性报警时间22.4 h为临界值,可有效的鉴别儿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上海地区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病例中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流行状况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2018年1—12月上海地区8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960件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RV核酸筛查。所有HRV核酸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其VP4/VP2基因片段,并测序,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特征分析。结果960件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中,HRV核酸阳性检出62件,检出率为6.46%(62/960),其中对56条VP2/VP4基因序列进行分型,51条为HRV-A型,1条为HRV-B型,4条为HRV-C型。在HRV感染阳性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为14.61%(13/89),青壮年和老年人中所占比例在2.70%~8.97%之间。1—3月未检出HRV,9—11月检出率较高,为62.90%。结论2018年上海地区流感样病例中HRV感染主要在秋季,10岁以下儿童高发,HRV-A型是主要型别。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北京市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对2018-2019年流行季流感流行水平进行分级预警,并对估计阈值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北京市近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监测数据,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估计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应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价MEM与2种监测数据类型估计流行阈值的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为马修相关系数、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估计预警2018-2019年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的流行阈值为12 984例、中位强度阈值为22 503例、高强度阈值为37 589例、超高强度阈值为47 157例,评价流行阈值的指标马修相关系数为62%、约登指数为60%、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91%。应用ILI%监测数据,估计预警2018-2019年流行季流感流行阈值、中位强度阈值、高强度阈值及超高强度阈值分别为1.66%、2.46%、3.84%和4.66%,评价流行阈值的指标马修相关系数为59%、约登指数为54%、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4%。结论MEM对预警流感流行有较好特异性,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可在北京市流感分级预警中进行实际应用。应用流感样病例数监测资料预警效果略优于ILI%。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在急诊输液患者血流感染(BSI)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输液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根据医生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整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结合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急诊输液期间BSI发生率、方案调整次数、输液时间及总花费情况。结果实验组CRP和PCT在入组2 d前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实验组CRP和PCT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RP=5.330,FPTC=13.89,P<0.05)。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发生BSI的人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两组治疗方案调整次数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输液时间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照组总花费高于实验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对急诊患者CRP和PCT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少患者的BSI发生率,缩短输液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例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以英文关键词"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influenza B"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乙型流感病毒"、"溶血尿毒综合征"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将检出的文献汇总。结果(1)患者,男,9个月,主因"发热3 d、眼睑水肿2 d,少尿1 d"入院。入院后化验结果提示有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不全,考虑溶血尿毒综合征。流感病毒乙型核酸测定阳性。化验便常规、便培养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遗传代谢筛查及ADAMST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基因检测阴性。患儿Coombs试验阴性。血浆置换前交叉配血无凝集现象,血浆置换治疗无不良反应,且溶血迅速停止,肾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2)Pubmed数据库检索到2篇文献4例,结合本例,共5例。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检索,未发现报道。结论乙型流感病毒含有神经氨酸酶,理论上可导致T抗原暴露,此患儿Coombs试验阴性,可能发病机制为流感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非T抗原暴露。若Coombs试验阳性,血浆置换需谨慎。乙型流感病毒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报道极少,血浆置换治疗是否有效及安全性还需大样本观察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从2例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4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作为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耐药基因cfr和23S rRNA耐药突变进行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糖肽类、利福平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4株耐药菌全部存在23S rRNA基因突变并携带cfr基因。结论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原因与23S rRNA基因突变及携带cfr基因有关;留置深静脉导管及长期使用利奈唑胺考虑为耐药菌株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模型中探讨TNF-α敲除对宿主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1)选取6~8周龄C57BL/6J品系的TNF-α敲除(TNF-α-/-)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成WT未感染组、WT感染组、TNF-α-/-未感染组和TNF-α-/-感染组,每组各6只。小鼠腹腔注射2×108 CFU/200 μl的创伤弧菌CGMCC1.1758构建血流感染模型,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PBS。(2)感染4 h后,分别分离肝脏免疫细胞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量和存活率,以及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吞噬功能变化,分析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对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均显著增加。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中仅肝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增加明显,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WT感染组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并无明显改变。(3)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降低,ROS水平明显上升;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增加,但细胞ROS水平明显下降。(4)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均低于WT未感染组,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低于WT感染组,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高于WT感染组。与WT感染组相比,WT未感染组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降低而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有不同影响,主要对肝脏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吞噬功能改变及mTOR信号强度有重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北京市流感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对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的流行水平进行分级预警,并对应用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北京市2014—2019年5个流感流行季的流感样病例数、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流感聚集性疫情数资料,经标准化处理整合为综合指数,结合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估计流行阈值和分级强度阈值,并应用交叉验证法评价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结果将流感流行水平分为5个等级,预警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流行水平的流行阈值、中位阈值、高强度阈值和超高强度阈值分别为0.73、2.12、3.56和4.49。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8%、68%、65%和66%。结论本研究为2019—2020年流感流行季建立了流行水平分级预警标准,为流感预警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综合指数结合MEM预警的灵敏度较高,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可在北京市流感分级预警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流感染来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14株CRKP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血清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014至2018年,共有155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其中14例由CRKP引起,占9.03%。PFGE和MLST分析表明,3株ST11型CRKP同源性>90%。所有菌株均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耐药基因以blaKPC-2为主,在我国首次分离到1例携带blaNDM-7的CRKP菌株,来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到4株血清型为K1型的CRKP。8例患者在获得血培养药敏结果后改用抗菌药物,6例好转出院。结论对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及ICU患者,应及早进行CRKP筛查和病原学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增城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年农贸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特征,分析新冠疫情暴发对禽流感病毒市场污染的影响。方法在增城区各街镇农贸市场中抽检禽流感病毒核酸,A型流感病毒阳性的再进行H5、H7、H9分型,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检测了1 978份环境样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1.24%(618/1 978),其中H9亚型占92.07%(569/618);2019年与2020年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52,P=0.082);不同类型样本中脱毛机内壁的阳性率最高(44.08%),冰柜(箱)内壁最低(13.33%)。结论污染增城区农贸市场的禽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为H9,与活禽直接接触的样本更易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暴发后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与疫情暴发前没有差异,建议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该类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收治30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251例、女56例,年龄33~55岁。根据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将患者分为未血流感染组(221例)和血流感染组(86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转归、住院天数,统计血流感染组患者血微生物培养中细菌检出情况。将纳入的307例患者按照大约7∶3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建模组(219例)和验证组(88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天数、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转归、住院天数、是否并发血流感染。根据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将建模组患者分为血流感染亚组(154例)和未血流感染亚组(165例),比较2个亚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否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对前述2组间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建模组的亚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其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建模组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对建模组患者血流感染风险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敏感度、特异度、最佳预测概率。根据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将验证组患者分为血流感染亚组(21例)和未血流感染亚组(67例),以预测概率>模型最佳预测概率为血流感染判定标准,采用预测模型预测验证组中2个亚组患者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计算预测血流感染发生率及特异度与敏感度,另绘制预测模型对验证组患者血流感染风险预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未血流感染组比较,血流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χ2=8.485,P<0.01),住院天数明显增加(Z=-3.003,P<0.01),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血流感染组患者血微生物培养中检出110株细菌,其中菌株数排前3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5.45%(39/110)、26.36%(29/110)、13.64%(15/110)。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比例、行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转归、住院天数、并发血流感染比例相近(P>0.05)。与建模组中的未血流感染亚组比较,血流感染亚组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比例与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增大(Z=-4.429,t=-4.045,χ2=7.845、8.845,P<0.01),机械通气天数与住ICU天数明显增加(Z=-3.904、-4.134,P<0.01)。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总面积、住ICU天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建模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31、1.018、2.871,95%置信区间=1.004~1.059、1.006~1.030、1.345~6.128,P<0.05或P<0.01)。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5%置信区间=0.708~0.838);当约登指数为0.425时,该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64.6%,特异度为77.9%,最佳预测概率为0.335。预测模型预测验证组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7.27%(24/88),特异度为82.09%(55/67),敏感度为57.14%(12/2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置信区间=0.637~0.882)。结论烧伤总面积、住ICU天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是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特重度烧伤患者血流感染风险早期预测模型对于治疗方法和细菌流行病学相对稳定的烧伤中心而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门诊甲型H1N1流感成年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门诊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接诊的72例成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情绪状态(SAS/SDS),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成年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更加满意门诊护理服务,值得门诊护理推广。
简介:摘要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易性症(男转女)群体行喉结缩小术围手术期的效果。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收治的易性症(男转女)行喉结缩小患者41例,年龄18~44岁,平均27.2岁。分为常规护理组19例和个性化护理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对护理质量的评估。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围手术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易性症(男转女)行喉结缩小术围手术期能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修订客体依恋问卷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1 350名大学生施测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囤积行为量表、依恋焦虑量表及情感依恋量表,28 d后对其中的100人实施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重测。项目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等采用SPSS 24.0,验证性因素分析、聚敛效度分析等采用AMOS 21.0。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修订后的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包含2个维度12个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两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3.76,GFI=0.93,CFI=0.90,TLI=0.87,IFI=0.90,RMSEA=0.08)。外部效度及聚敛效度检验表明,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与依恋焦虑量表、囤积行为量表及情感依恋量表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0.34,0.63,均P<0.01,CR=0.74~0.85,P<0.01,AVE=0.29~0.39,P<0.01)。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的分半信度为0.60~0.76(P<0.01);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83(P<0.01);重测信度为0.87~0.97(P<0.01)。结论修订后的客体依恋问卷中文版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信效度指标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法诊断肺结核的可靠性及了解复治患者群体特点,为复治结核病患者人群调查提供线索。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12月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结核科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905例,采用Xpert法进行结核病快速筛查,并用MGIT960进行痰快速培养及传统药敏试验,比较Xpert法和传统药敏方法学差异。查阅Xpert阳性患者资料,比较初治/复治患者性别、年龄、RIF耐药、职业以及患糖尿病差异性,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IF耐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Xpert检测总的检出率为28.7%(260/905);260例阳性患者中利福平(RIF)耐药率为20.8%(54/260),突变类型以Probe-E和Probe-D为主;传统药敏法与Xpert法检测RIF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ert法和传统药敏病例中,Xpert法预测异烟肼(INH)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3);Xpert阳性初治和复治患者相比,两者年龄(t=-3.835,P<0.05)、性别、RIF耐药率和农民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16.862、4.808、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复治是影响RIF耐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OR=3.739,P=0.004)。结论Xpert法诊断肺结核病及RIF耐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复治患者年龄较大,农民家庭男性占比较大、对RIF耐药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