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评估模型和灰关联模型对1985--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灰评估和灰关联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的宏观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05年,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由好到差依次是1995年〉1991年〉1985年〉2000年〉2005年。2005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普遍下降是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等级最低的主要原因。(2)社会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密切,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医疗卫生因素〉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其中大学生体质综合发展水平不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无限增长,而是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回落到一个平缓阶段。
简介:使用BIODEX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排球专项大学生肩关节的屈伸、内外旋肌肉力量进行等速向心测试并评价,比较左右两侧的差异。通过分别对比在60°/s、180°/s、300°/s三种速度下左右两侧屈伸、内外旋的相对峰力矩,到达峰力矩的时间、平均功率及屈伸比,发现右侧各项数据均明显大于左侧;两侧屈肌、内外旋肌的肌肉力量的比率差异超过10%,因此须加强左侧肩关节肌力的锻炼。
简介:目的:探讨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1985~2014年生长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土家族、苗族7~18岁中、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体重最大增长年龄(MIA-H、MIA-W)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1985~2014年土家男生、土家女生、苗家男生、苗家女生7~18岁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6.27cm、4.85cm、6.41cm、5.56cm;体重分别为6.72kg、3.64kg、5.86kg、5.11kg;胸围分别为2.88cm、3.71cm、2.48cm、3.61cm;体质指数BMI分别为1.58kg/m~2、0.62kg/m~2、1.33kg/m~2、1.32kg/m~2。生长速度土家族呈现"前慢后快,加速增长"特点,体格向"粗壮型"发展;苗族呈现"前快后慢,增长减速"特点,体格向"细长型"发展,10~12岁学生是超重、肥胖重点监测对象。除苗男外,MIA-H、MIA-W提前0.99~4.44岁。成年身高呈现增长但幅度不大的特点,"性差"不足13cm。结论: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生长长期趋势潜力比较大。土家族已步入快速阶段,呈加速趋势;苗族男生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女生则不明显。生长长期趋势存在民族、性别差异。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7-18岁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哈、柯等三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间,新疆地区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女0.8cm、1.6kg、2.7cm,哈女6cm、4.9kg、2.7cm,柯女4.2cm、3.2kg、1cm;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柯女生,柯女生的优于维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