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蔡孜德裕(khretsesde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被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人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简介: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ArpSindberg),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一个奶酪商的家庭。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辛德贝格目睹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无辜民众,留下了文字记载,并目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菲力蒲·彭布鲁克·史蒂芬斯(PhillipPembrokeStephens)被日军打死。1937年12月5日到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后,他与德国卡尔·京特博士(Dr.KarlGuenther)一道,在保护该厂厂产的同时,建立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小医院,收容难民和伤员,送出记录日军暴行的难民信,栖霞士绅、民众曾赠给辛德贝格“见义勇为”的丝绸横幅。辛德贝格自己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日军暴行,并驱车接送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使马吉得以拍摄了一些电影镜头,写下《栖霞山之行报告》。他还为城内从事救援的其他外国人提供食品和消息。1938年6月初,辛德贝格在日内瓦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暴行,朱学范在其护照上写下“中国之友”的题词。辛德贝格于当年7月移民美国加州,1984年4月在美国去世。本组史料系辑译者新近从丹麦收集到的有关辛德贝格史料的一部分:
简介:“华衣衬美人,佳瓶盛芳醇。”我省的茅台酒瓶,独具一格,最富地方特色,备受顾客的称誉。酿造茅台酒之初,并无酒瓶,由沽酒者自备盛器。至清咸丰以后,才有茅台村附近的中华村烧制的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盛酒出售,有能装一斤、二斤、三斤不等的三种型号。但这种酒瓶体积大,质量差,既不便携带,且易破损,后又改为长方形微扁的陶质酒瓶,每瓶盛酒三斤。直到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举行的世界物品展览会上获奖后,名驰中外,销量日增,为适应外运需要,成义荣和两烧坊几经研究,试制成与现在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小口短颈的黄色陶质酒瓶,此种定型的茅台酒瓶,一直沿用到解放以后。1958年,为使装璜美观,曾改为形状相同的白色细瓷瓶,因其漏酒,又改为乳白色的玻璃酒瓶,形状不变。这种酒瓶通入电光后,晶莹璀璨,颇为绚丽,深为人们喜爱,一直沿用至今。它开初由桂林制造,因运费高昂,后为贵州清镇烧制。为降低成本,继建成茅台玻璃厂制成现在的茅台酒瓶。